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此后的典籍中也出现过“小康”一词,如《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松之注曰:“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唐代《大历八年夏至大赦文》记载:“关辅之内,农祥荐臻,嘉谷丰衍,宿麦滋殖。闾阎之间,仓廪皆实,百价低贱,实曰小康。”《旧唐书·牛僧孺传》中有奏曰:“臣等待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无淫虐,下无怨讟;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明成祖朱棣重视发展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这些史料中出现的“小康”基本延续了上述两个层面的含义。而且,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两个层面都不矛盾:只有经济社会取得较好发展,百姓才能生活安定。
“小康”描述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平稳发展,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文化受到重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古人对“小康”的构想还包含了“安民”“保民”“利民”“富民”等重视民生的思想,为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并非终极目标,而是阶段性目标,它为追求更高的“大同”世界创造条件。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私有制的历史条件限制,无论是“小康”还是“大同”世界,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更多体现为人们的美好愿望。
(二)新中国成立后小康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整个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在短期内完成了土地革命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1964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从零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保护、合作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惠民制度,民生保障事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