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艺研究丨文明的胎记——青黛色的砖雕(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门楼解剖
所谓“苏派砖雕”,其显著特点是崇尚用木作工具直接在成砖表面进行雕刻,笔者称为“窑后雕”。与之相对是“窑前雕”,源于“秦砖汉瓦”,有二种形式。一是“阴模压印”,在平面的木板上绘图,然后按图形进行雕版,刻出的线条呈凹槽,覆盖在砖坯上,用凹阴凸阳,就出现了砖面的凸突的图案纹饰。二是在尚未入窑烧成砖的土坯上进行雕塑造型,干燥后入窑焙烧成形。这些方法被苏州同行俗称为:热砖雕。
秦砖与瓦当拓印纹饰
安徽的窑前雕
崇尚“窑后雕”的苏派砖雕,它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不仅出身高贵,而且传承有序,从皇家大工匠到冶园匠师,“讲究”一直是砖雕工匠贯彻始终的。当“讲究”作用于砖雕,并成一种行业的文化自觉时,对工具、对砖材;对设计、对技艺等方面也就都讲究下去了。虽然“窑前雕”是可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但苏州人就是看不上眼。因为“窑前雕”在窑烧过程中,土胎厚薄不一,加温后收缩之力压挤土坯膨胀,使之变形,不利于大块面之拼组,砖色亦难掌握,拼图画面无法工整划一。所以,苏州人笃守“窑后雕”,在已烧成砖的表面,一斧、一刨、一锯、一凿地慢慢雕花,其高超的技艺使得苏派砖雕从一开始就步入“高大上”的行列。“窑后雕”是苏派砖雕身份的固定标样,苏州同行俗称为:冷砖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