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江湖义气,你就读懂了中国人(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他说,扬州市上茶馆颇多说书之人,讲述三国志、水浒传、大明英烈传等等英雄故事,韦小宝听书听得多了,对故事中英雄好汉极是心醉,眼见此人重伤之余,仍能连伤不少盐枭——这指的是茅十八。
他看到茅十八重伤的时候还能有英雄本色,就对茅十八产生了仰慕之情。重点是后面这句:韦小宝以前听了很多书,书中英雄常说的语句便脱口而出。
言下之意就是,在一种民间小说和戏曲的熏陶和教化之下,韦小宝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缺乏教育的底层游民,依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做出一种讲义气的行为。
这个情节正好是金庸为自己这种小说写作提供证明、论证:我为什么写小说呢?因为我写的小说能够让很多目不识丁的游民、底层大众,也能够获得一些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呢?教你怎么做人,怎么成为一个讲义气的人,起到一种正面的伦理道德的意义。
韦小宝这样一个人在市井中长大,也能够被熏陶成一种身体层面的讲义气,那么,其他人看金庸的小说,其实也能够被他感召。

读懂了江湖义气,你就读懂了中国人


中国人的性格,被金庸融在韦小宝身上。图/豆瓣金庸其实有一篇散文专门讲韦小宝这个人,他说:“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人的性格,主要是中国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的身上,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金庸认为,韦小宝这样一个底层游民有两个层次的性格。
第一个是适应环境,一个游民去到陌生的环境,他能够马上适应,这其实就是中国的游民阶层,它具有这样的特征。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讲义气。比如他说韦小宝加入天地会之后,接受了中国江湖人物的道德观念,不过,这些道德观念与士大夫、读书人信服的那套不一样。江湖上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
金庸说:义气两字,春秋战国以来,任何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没有一个忽视。那么什么是在社会上做事的人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江湖中的游民。
在一个充满了风险的陌生社会当中——也就是江湖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好好做人。韦小宝就是金庸特地塑造出来的一个好好做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在陌生化社会当中生活的人,甚至是能够功成名就的一个人,不管是在庙堂还是在所谓的江湖。
其实说白了,就是讲义气这样一种伦理,在金庸的最后一部封笔之作当中拔高了。金庸之前的小说里面有很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者说是那些“侠”——不管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