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奋斗创造青年之获得(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刘森林 人物肖像:卢重光绘
主持人
付春野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研究生
1.“获得感”是用中国概念诠释中国体验的典范
主持人: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获得感”一词给我的感觉有点复杂。从直觉上,这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本土化概念,很接地气,但是在心理学理论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理论中,却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概念,似乎难以准确把握它的学术内涵。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及其所想表达的心理体验?
吕小康: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只限于“获得感”,而是代表着中国人如何用中国话语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体验,以及这种话语如何走向世界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不管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使用西方术语解读中国现象的情况:一方面,有人倾向用读起来并不通顺却可唬人的术语,如“惯习”“心流”“自我损耗”等来解读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并发表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人自身接受起来难度低、“心理距离”小的原创性概念,却得不到发自内心的学术认同,认为它太口语化、大众化。这种现象应当改变。
回到“获得感”概念本身。这一概念自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以来,已成为当下中国人的常用语;转年即入选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的“十大新词”;同时,国内学术界对获得感的相关研究也呈现井喷态势。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经过短短几年,以“获得感”为主题的学术文章就有近4000篇,足见其普及性和接受度。应当说,一个概念同时在学术讨论与日常交流中得到如此高频使用和高度认可,是很难得的。对这种概念,我们更应加强对它的学理阐发。
就其内涵实质而言,理解获得感的关键在于把握它是客观获得与主观体验的有机统一。所谓获得感,必定是先有“获得”后有“感”,即先强调社会发展客观成果,再谈社会成员对这种成果的积极共享体验。没有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就没有谈社会成员获得感的基础。这正是“获得感”与“主观幸福感”等西方心理学概念的一个本质不同。“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对自身所处境遇的主观感受,指向个体层面的自我建构,而非社会层面的集体建构。而社会层面的集体建构正是“获得感”一词受到党和政府重视的根源:其目的不仅在于简单描述个体生活体验,还要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社会心态指标,从而更为全面、更为人性地衡量中国社会发展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体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