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奋斗创造青年之获得(8)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主持人:通过与几位老师的对话,我更清晰地理解了获得感这一中国特色概念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确如老师所言,青年人对美好生活有着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造。我们终将在创造“新获得”的基础上,感受到更多形态、更高程度的获得感。谢谢大家!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俊秀:
这次与谈讲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舶来概念与本土概念的学术价值问题。“获得感”是一个根植中国文化、适合社会心理学界研究的概念。我同意与谈的观点,即“获得感”与西方社会心理学“主观幸福感”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主观幸福感”与许多心理学概念一样是基于个体心理感受的,如此一来,积极心理学就可以通过影响个体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但“获得感”就不属于这样的概念,我不赞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提高个体的获得感。这是因为,获得感虽然以个体的感受为基础,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集体心态,它是社会发展的指标,是以社会成员因社会发展得到客观增益为基础的。因此,获得感的提高必须通过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而实现的。几位年轻学者对获得感的讨论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也来关注本土概念的讨论,使得学术与社会现实更贴近——以学术促进社会发展,本应该是学者的分内职责。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汪新建:
“获得感”一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对于全面准确地衡量国家治理效能和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学理意义和治理意义。几位青年师生的谈话,让我更乐观地认识到用中国话语诠释中国体验的可行性。他们对青年群体获得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都让我感受到来自“后浪”的才情与担当,也愈发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的“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句话蕴藏的深沉嘱托。为他们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会,建设更为包容的环境氛围,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是我们作为“过来人”的应有之义,这也是从心态秩序出发建构良性社会秩序的一种主动修为。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青年人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聪明才智,用他们的创造精神提升全社会的获得感。这既是青年群体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5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曹飞
本文作者:光明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