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与成就(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根据这一要求,1994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启动普通话水平测试,截至目前已累计测试8800余万人次;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标准参照型考试,对普及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进入新世纪以后,推广普通话的重心不断向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2017年,国家语委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启动“推普脱贫攻坚行动”。世纪之交,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53.06%,20年来继续增长至接近80%。
为促进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范,国家采取系列措施。(1)明确普通话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审定普通话异读词读音。1957~1962年间的审音工作形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简称“《初稿》”);1982年重建审音委员会、修订《初稿》,1985年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011年启动新世纪审音工作,2016年形成《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1956年启动,1965年形成《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1978年12月出版第1版,最新的已出版到第7版。(4)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义务教育词表(草案)》等一批词汇规范。
(5)审定科技名词,并于2000年将学科领域从自然科学扩大到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7“至2015年,全国名词委共建立了95个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122种科技名词”8。(6)在语法规范方面,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同时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6年推出《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为中小学语法教材编写和语法教学的依据。
(三)制定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及其规范使用
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在研制过程中,一度作为拼音文字方案,随着相关争议的搁置,删除了名称中的“文字”二字,周恩来总理(1958)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汉语拼音采用什么字母形式,也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研究讨论,直至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采用拉丁字母(即罗马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之后,汉语拼音被广泛应用于注音扫盲、汉字注音、普通话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设计汉语手指字母、改进盲字、编序检索、通信联络(如电报、旗语、灯语)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汉语拼音在汉字输入、中文数据库排序检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促进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