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的初见——萨特与波伏娃(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萨特 从照片上看,萨特站立的时候无法保持平稳,向左倾斜呈45度斜角的肩膀,时刻想去撞击一扇门。他不会考虑这扇门是通向秘密花园的后门,还是正在高空飞行的飞机舱门。他只想到撞开这扇门可以冲向花园探幽赏菊,不会去想门外是万里高空,摔下去不是闹着玩的。他直指这扇门是资本主义可恶的牢门,他的老顽童的性格蠃得阵阵掌声,顺带收获红颜知己无数。
他的眼神,一半隐含着因体格的弱势而引发的自卑,一半闪亮着酒精燃烧似的蓝焰,这是超乎常人的情欲之火。这样的火焰燃到爆亮,就可以焚毁自卑,展示奇观,犹如孔雀开屏显示刹那的奇美、公猴转身展示绚烂的红臀。这是雄性的壮举,足可吸引雌性的青睐。据说许多伟大的戏子、诗人,乃至做出霸业的人,都是极丑极矮的男人,因此丑与矮,而有超人的激情,去展示他非凡的“存在”。这是神经病理学的论题,让人相信佛洛依德的那些陈词滥调果然真实。
萨特一生的目标是成为超人。这位面目古怪的小矮子,立志站到历史的高山上,让世人仰首注目。他预见到这个结果:“我注定成为英杰,我死后将埋在拉雪兹公墓,也许在先贤祠已选好位置,在巴黎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在外省、在外国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街心花园和广场。”萨特说到了,也做到了。
他与波伏娃签订了一个特殊的“婚约”。在契约生效的时间里,双方有义务满足对方,同时各具自己的性生活,并交流性事的信息与感想,相互推荐与共享性伴侣。因为波伏娃恰好是一位双向性爱者。萨特的极度自由主义从这里跨出门槛,他一生呼唤自由,高歌猛进,冲破一切清规戒律,崇尚无节度的性爱,学着尼采的口吻,诅咒“上帝的死去”。波伏娃则是这样诠释爱情:“两个深深相爱的人热爱生活,是无需任何别的理由的。纵然岁月流逝,真正的爱情始终能保持,会赋予生活全部的意义,全部存在的理由。”萨特的爱情观与他的存在主义有关。
四
让-保罗·萨特(1905-1980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人称其《存在与虚无》为存在主义的巅峰之作品。他是法国人,出生于巴黎,一位海军军官的家庭。他不到两岁时,父亲去世,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童年的岁月。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拥有大量的藏书,这使萨特自小获得较好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读叔本华、尼采的书,并深受影响。
1924年到1928年间,萨特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9年认识波伏娃,此后一生相伴同行。同年,萨特服兵役成为一名气象兵,为期一年半。1931年,萨特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一所高中教哲学。1933年萨特赴德国留学,学习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由此发端。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1938年长篇小说《呕吐》出版,一部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中心人物为罗康丹,存在主义成为该书的思想脉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