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没落,我们需要哀叹吗?(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后来的《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都延续了这份气质。直到李连杰远走美国发展,他身边的一众绿叶,如于海、计春华等等,或是追随他脚步学武入行的一波年轻人,如吴京、赵文卓等等,依然撑起了下一个时代。
和“实感派”相对,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蜀山剑侠》则走向了梦幻化、写意化的极致,把千古侠客梦里最浪漫的那点墨迹,渲染成舞蹈一样的华典诗篇。
这条路径的集大成者,则是李安的《卧虎藏龙》 ,儒道文化的境界营造、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让整个西方瞠目结舌、如痴如醉,一举捧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
与此同时,成龙的动作片却另辟蹊径:幽默风趣、激烈但不暴力、搞笑而不低俗、看起来总是在奔逃的一方但偏偏占尽便宜(洪金宝也是这个路数),从而软化了功夫题材常见的血腥恐怖因子,又一次完成了对本土观众和海外观众的双重取悦。

功夫片没落,我们需要哀叹吗?


大约十年前,香港影人大批北上,推出了一批新派功夫片,其中佼佼者,无过于甄子丹的《叶问》系列,它有着极其工整的类型叙述结构、极其有效的情绪唤起机制,每一部都在“从屈辱叠加到屈辱洗雪”的中国功夫自我正名路径里,屡试不爽的运行。
重述过这几十年盛衰,似乎能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功夫并非一个笼统词汇,它蕴藏的多重文化样态,展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时空演化的表象背后,藏有飘忽的精神共通。
第二,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局面,保证了功夫片的生命力延展,却也从各个维度穷尽了功夫在影像语言中的呈现可能。
第三,变化始终是功夫片的关键词,且每一次变化,都与精神气质层面的提振息息相关:或是人文底蕴的持续注入,或是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持续注入。
文化和价值观,是功夫片每次自救和自振的最关键要义。
那么,今天的疲软,会不会只是等待着又一次变化?我们是不是正在犯认知错误,把变化当成了消失?如果新的变化将要发生,又会如何与文化和价值观,建立联系?
化整为零后,润物细无声
第一个变化,还就发生在“文化”的内部形态上:中国语境里,总会对功夫片使用一个同位语词汇——武侠片。
其实,武侠、武术、武林,这些概念,都不太一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