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抗日神剧无法推动抗战叙事,误导受众历史观(2)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不言而喻,我国的“抗日神剧”亦是影视创作产业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历史产物。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出现了《关东大侠》(1987)、《关东女侠》(1989)、《烈火金刚》(1991)、《绝境逢生》(1994)、《飞虎队》(1995)等一系列具有明显商业倾向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为了增强娱乐效果,这些作品已呈现出某些“神剧”特征,譬如《绝境逢生》就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表现战斗场面。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潮流对抗战影视剧产业的影响加深,相关作品的商业气息也日益浓厚。《举起手来》(2005)、《飞虎群英》(2005)等为凸显娱乐价值而肆意解构抗战历史的作品明显增多,过度商业化的创作现象也从电影银幕蔓延至电视荧屏。由此,“抗日神剧”开始大行其道。
那么,这些“抗日神剧”究竟缘何而来?又为何屡禁不止呢?无疑,商业逻辑主导下无节制的文化消费是催生“抗日神剧”的基本动因。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电视台的兴衰主要取决于收视率。而激荡着高昂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又竭力迎合观众娱乐需求的“抗日神剧”往往能获得很好的收视成绩。例如,被视为“抗日神剧”代表作的《抗日奇侠》首播即创下10.52%的收视率,最高时达到16.8%。收视率的高涨,必然伴随着广告收入的暴增。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各家电视台自然会争相收购此类作品,促使“抗日神剧”价格飙升。譬如《抗日奇侠》在第二轮播出时,版权费达到200万元/集。
与此同时,“抗日神剧”也大幅提升了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等视频网站的点击率。譬如,根据新媒体数据监测机构Vlinkage对7000部电视剧在八大视频网站播放量的每日监测数据,在2012年11月,《向着炮火前进》曾以9.07亿的点击率高居当月播放量的榜首。
《向着炮火前进》海报
除了商业因素,过于宽松的审查标准、观众需求和现实环境等因素也为“抗日神剧”的泛滥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当下,管理导向对影视行业的发展常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0年以来,有关部门对涉案剧、古装剧、穿越剧等片种的监管力度几经调整,而对抗战剧则一直整体上支持,这本来是正确的,但也导致出现“别的(题材)不能获批,或者是争取不来资金”的现象,进而使影视资本扎堆于抗日剧中。由此,即便是制作水平不高的《追击阿多丸》,也能被冠以献礼之作而被推广。同时,为纪念抗战胜利与新中国成立,各大卫视频道多在8-10月间集中播出爱国主义或反法西斯题材作品,良莠不齐的抗战影视剧由此大量登上荧幕。显然,宽松的政策环境无疑正面推动了抗战剧的兴盛,而各类产业资本的介入则是将这一“行业红利”异化为“抗日神剧”的主要推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