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抗日神剧无法推动抗战叙事,误导受众历史观(4)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再次,“抗日神剧”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影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尽管“抗日神剧”是为国内受众制作的文化产品,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影视作品都可能进入全球的传播当中。自2013年以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欧美媒体都曾介绍或评论我国“抗日神剧”风靡荧幕的现象。相关文章多数由外国在华记者或学者撰写。在他们看来,“抗日神剧”既是一种荒诞的笑料,也是一种奇特的宣传品,甚至还是观察中国文化环境与政治生态的一种样本。通过收集和审视“抗日神剧”的数据与情节,海外媒体着力介绍我国抗战影视剧的创作状况与审查机制,并就该现象发表批评性分析与评论。例如,路透社刊文指出,抗战影视剧迎合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使这种情绪在中日的领土争端中成为“易燃品”。《纽约时报》评论员则指出,“抗日神剧”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娱乐被营销的结果,而相关影视作品的流行也深受现实中日关系的影响。
在日本,部分媒体也从2013年开始关注中国的“抗日神剧”现象。近年来,日本的Biglobe、Recordchina等网站,曾多次报道“抗日神剧”的创作状况、管理措施与观众反馈。相关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翻译中国媒体报道或评论员文章;2.采访参演“抗日神剧”的日本演员;3.媒体记者在中国影视基地的独立调查。整体而言,日本媒体在侧重描述“抗日神剧”荒诞性的同时,亦能客观介绍中国影视产业的政策环境及受众反应。与欧美媒体相比,他们的解读鲜少触及意识形态,力求避免激化国家间的矛盾。
在日本民间,“抗日神剧”通常仅被视为一种提供新奇场景与笑料的滑稽戏,或者是一种可归入“特摄片”的军事题材喜剧。日本受众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娱乐节目,对此完全可以“一笑而过”。显然,“抗日神剧”几乎无法触动日本观众的民族意识,更无法促使他们反思历史,只是被当作一种可以随意调侃和消费的文化产品。此外,部分“抗日神剧”的片段还被引入一些免费的中文学习网站,成为一种兼顾语言学习与休闲娱乐的视频资料。2018年,日本人岩田宇伯出版了《中国抗日戏剧读本:无意反日的爱国剧》,认为“抗日神剧”是一种去政治化的喜剧,并附有一份“抗日中文”学习资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