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抗日神剧无法推动抗战叙事,误导受众历史观(5)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抗日戏剧读本:无意反日的爱国剧》书封
显然,日本民众眼中的“抗日神剧”只是一种跨国娱乐资源而已。遗憾的是,尽管我国有不少优秀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但因为缺乏新闻效应,所以不曾像“抗日神剧”那样得到广泛传播,这就不免使日本民众对中国抗战叙事的印象停留于“抗日神剧”。这不仅无益于促进日本民众反思侵华战争罪行,反而促使其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影响我国国际形象的建构。
综上可见,“抗日神剧”在国内外的传播效果堪忧。它不仅消解了抗战历史叙事所应有的严肃性和崇高感,同时也让我国政府力图通过弘扬抗战历史实现对内凝聚民族精神,对外树立大国形象的文化战略备受冲击。
创作反思与价值引导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影视剧为吸引受众而凸显娱乐价值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为了博取高收益而抛弃价值底线,则是一种违背职业道德的堕落行为。作为涉及国家历史与政治的作品,抗战影视剧应当保持严肃的创作态度,将抗战叙事嵌入国家文化宣传、社会价值建构与人类文明表述的框架之中。以下三点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第一,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必须尊重基本史实,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管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于历史题材作品而言,艺术虚构仍须建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起来。而“抗日神剧”最突出的问题恰恰就是罔顾史实,缺乏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扎实的历史考证,随意编造敌我态势,由此严重消解了抗战的悲壮性和神圣感。
众所周知,日军是依靠强大国力有备而来,而我国则是以羸弱之躯仓促应战,抗战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搏斗。因此,就抗战题材文艺创作而言,无论怎样抒写与讴歌,都要正视“敌强我弱”这个基本前提。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抗日神剧”都对我方的实力和战绩作了不着边际的夸张,把惨烈的反侵略战争演绎成了轻松畅快的“打鬼子”游戏,而故事也往往以我方大团圆式的“胜利”告终。然而事实上,由于中日军队装备和官兵军事素质相差悬殊,中国的军队即便以数倍的兵力对付日军,也常吃败仗,损失惨重。正如国民党军将领张发奎所言:“在整个抗战中,我们一直采取守势……(虽然)我们以劣质装备与粗浅训练,英勇地与武器精良训练一流的敌军鏖战了八年,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从一个军人观点,我认为谈不上英雄史诗,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虽然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叙事与史实难免存在出入,但是无论出于何种诉求,任何脱离史实的臆造都不可取,否则便会误导受众乃至扭曲战争与和平的价值判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