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电影中的死亡(七)

2023-06-17 来源:飞速影视
13、喜剧中女性的自杀与反抗
《我认识她》的导演安东尼奥·皮埃特兰杰里(Anonio Pietrangeli)作为意大利式喜剧新一代的接班人,用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创造了男性社会中的女性形象:由斯黛法妮阿·桑德莱利(Stefania Sandrelli)扮演的阿德里安娜。

意大利电影中的死亡(七)


《我认识她》(1965)
这部电影虽然被归为喜剧范畴,却是一个女孩堕落、孤独和死亡的写照,影片由她生活的各个时期碎片、回忆、历史和现在组成(她当过理发师、电影院领座员、模特、演员,也当过各种各样男人的情人等等),这些段落没有绝对因果关系地组接在一起,这种非线性、不按戏剧性走向安排叙事的手法明显受到了费里尼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
对比戈达尔的《随心所欲》(Vivre sa vie,1962)用12个段落描绘了妓女娜娜的故事,我们能看出两部电影的相似性:同样围绕一个女性角色展开,不再描绘一个完整故事、片断式截取她们生命中的某些部分,电影语言的某种现代性激变,最终都是她们的死亡为终点(娜娜被枪杀、阿德里安娜跳楼),尽管戈达尔企图在类型结构和互文性上做出努力,而皮埃特兰杰里对人物命运和生存环境的关注更多。《我认识她》不管放在六十年代意大利喜剧的框架内,还是放在整个意大利电影中来看,都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电影形态。
《我认识她》(1965)
回顾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女性自杀的形象,不难发现在五十年代银幕上自杀的女性都处于一定的戏剧性冲突中,阿德里安娜则不同,她的死没有明确的原因,是电影院受辱,是没有爱人,还是事业停滞不前?
创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直接原因,自杀变成了所有叙事中碎片的一种,而不是一个完整故事中的情节。正如意大利喜剧中常常有的悲剧特质,在自杀前是一场跳舞的狂欢,她终于「筋疲力尽」了(这一点又与戈达尔式人物在精神面貌上十分接近,也是费里尼惯用的手法)。
四五十年代自杀的女性形象,如《欲望》和《艰辛的米》,都以男性视角或者说类型的方式展示了女性的「身体」,而《我认识我》则突出在这个女孩身体的自我展示,男性人物处于故事之中,观看她的权力却被压抑,对于她身体和性吸引力的展示基本上由一个无人称的视点来完成,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是一部女性主义倾向的电影,而更接近于男性创作者对于女性客体的一次记录,一个招贴画般的展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