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乡|书单

2023-06-22 来源:飞速影视

在异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乡|书单


记者 | 实习生 姚婕妤编辑 | 林子人1
一提到“南洋”两个字,很多人会联想到雨林、胶园、不知名的生物与蓬勃的生命力。而在南洋生长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同样也带有这种异国美学风格。日前,张贵兴的作品《猴杯》简体版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暴烈诡谲的雨林景象。而张贵兴作为马华作家的代表者之一,于不久前获得了第七届联合报文学奖。
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下称“马华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中较早发生,也相对成熟。早在1917年,马来亚华裔社会就出现以中文写作的作品。直至今日,海外华文文学已绕不开马来西亚这一生产空间。当我们抛开湿热雨林的陈旧印象,进入到马华文学内部,将会发现它多少都基于身份焦虑,所营建的原乡想象也不尽相同。
华文文学的发生条件源于侨民流寓。在新语境中用“华语”交流和书写,意味着乡愁的抒发。但背后还有更多的意味:一方面,作家们无法割舍“中国情结”;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在新空间中进行创作。对这一批文人来说,不断变动的空间令家乡与身份都模糊不清,他们也必须处理本土性与中国性的问题。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张锦忠提出,马华文学的复杂情状是因为作家们有三个“家乡”,即“文化的原乡、地缘的故乡与流寓的异乡”。这或许能够解释作家们在处理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上的焦虑。
近来,一些经典的马华文学作品再版或引进,如黄锦树的《雨》《乌暗暝》,张贵兴的《猴杯》《野猪渡河》等,为读者阅读华文文学开启新视角。借此之际,界面文化(ID:Bookandfun)选取了部分马华文学作品向读者介绍,试图展示东南亚雨林中的奇瑰景象,与潜藏其后的故土情怀。

在异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乡|书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