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乡|书单(4)

2023-06-22 来源:飞速影视
对李永平来说,“永”的探险也如同一部“浪子归乡”式的回忆录。他自婆罗洲的神秘丛林中走出,漂到台湾地区与美国,又复返台湾地区。创作同样如是:写婆罗洲的《婆罗洲之子》《拉子妇》,写台北的《海东青》与《朱鸰书》,《吉陵春秋》关注“虚拟中国”的乌有之乡“吉陵”,《大河尽头》又循环回复式地述说婆罗洲这一想象中的原乡。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漫游过许多个“家乡”。在这其中,他无疑对婆罗洲最为认同。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认为,“李永平有意藉他的分身‘永’溯流而上,叩问原乡甚至生命原初的意义。”这一个在原乡岛屿上叙说的异乡故事,也是在不同身份间寻求落脚点的尝试。李永平曾在采访中说,关于“身份的困惑”,可能在有生之年都无法解决。

在异域南洋追溯心中的原乡|书单


《告别的年代》黎紫书 著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2年2月
读者会惊奇于这本小说标有两种页码:从“1”开始的普通页码和从“513”开始的特殊序列。“513”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的这一天,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爆发种族冲突;在《告别的年代》中,女主角则因为这一事件嫁作黑道老大的妻子。
这本书是黎紫书的首部长篇小说,创作于2010年。小说采用“后设”写法,即将先前的情节设置为一部书写作品,随后揭露“书中书”这一结构。《告别的年代》中,“揭露者”以第二人称“你”出现。“你”继承了死去母亲的五月花旅馆,阅读着《告别的年代》。“你”发现小说前半部分的“杜丽安”是嫁作黑道老大妻子的杜丽安,后半部分则是笔名为“韶子”的作家杜丽安,她写作了《告别的年代》。
我们能够在连环套的结构中发现黎紫书的“南洋”。生于1970年代,黎紫书不需面对纠缠的马来历史,也没有过分执着文学中的“中国性”。她勉力探索马华文学的自身特性。《告别的年代》中的小镇锡埠,原型是她的故乡怡保。旧街场云集着金漆招牌和老字号,构成富有烟火气的街景。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我的小说更多是在写市井和‘人’的部分,那也是我对家国的记忆所扎根之处……”但是,第二人称“你”的这个叙事层,充满阴郁情调。破旧的五月花宾馆,充满杂音和气味,“每一间房都像盘绕着阴魂”。“你”甚至在出状况的灯下阅读《告别的年代》。后设手法令朝气的街景与昏暗的旅馆轮番出现,不禁令人疑惑究竟要告别哪个年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