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2)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最初接触章氏文本时,周氏兄弟有一种异样的惊奇。与一般晚清学人不同的是,章太炎视野里流动着古而新的热流,士大夫陈腐的气息散去大半。他对科学思想,进化论思想,佛教理论,都有兴趣,思想是从多元语境里生发的,不再是从封闭的环境里讨论问题,而是把世界的思潮引进自己的文字里,动摇了旧式文人的单一思维。《视天论》《菌说》《原变》等文章涉及的思想资源甚多,能够在域外文化的参照里打量中国自身的问题。他礼赞康德,欣赏达尔文,形成了多视角的问题意识。多视角,就不定于一尊,思考问题则有雄浑之气。《民报》时期的文章所呈现的气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青年人的推崇。
章太炎思考问题,在格局上与常人不同。他外借鉴西方的资源,内寻固有之材料,试图冲破思想的牢笼,这是晚清特有的现象。使他眼界大开的是西方的唯心主义与佛教学说,这使其精神为之一变。叔本华、康德给他的遗产,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从其文字里能够感受到除旧布新的渴念。他的思想的亮点在于,确立了“依自不依他”的信念,主张文化的自下而上的路径。这与儒学大为不同,和佛学精神有了交叉的地方。不过,他对中国的佛教流派,有所警惕,以为真的佛学精神,与向上的思想相吻,借助佛理,可重振民心:“佛教行于中国,宗派十数,独禅宗为盛者,即以自贵其心,不援鬼神,与中国心理相合。故仆于佛教,独净土、秘密二宗有所不取。以其近于祈祷,猥自卑屈,与勇猛无畏之心相左耳。”[3]在各类资源里,择明快者用之,舍阴暗者行之,给了他重新布置自己精神地图的机会。
这种能动的思想,催生了革命的理念。鲁迅正是在其开放性的语境里,发现了自己深入精神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有学者就指出,《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就有章太炎的痕迹,“任个人而排众数”的观点,是来自章太炎的启示无疑,就政治观念而言,章太炎《代议然否论》反立宪国会的观点,也在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所体现[4]。说鲁迅的精神色调来自章太炎的暗示很多,也非夸大之词。
自下而上,回到内心的本我之中,对于旧的传统是致命的一击,这也恰是青年鲁迅的逻辑起点。回想鲁迅早期文章,多少可以看到章太炎的影子。只是章氏以哲学精神建构自己的世界,而鲁迅则停留在审美理念的时候居多。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强调立人、个性,其实就有章太炎在《民报》文章的一种回音。他在文中寻找到了比康德、叔本华更为激越的尼采,摧枯拉朽的气韵飘动在自叙的文字间:“若夫尼佉,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矣,希望所寄,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5]尼采的引入,解决了文化上混沌的一页带来的诸多问题。章太炎在《无神论》一文讨论神与唯物、唯心的时候,矛盾之语颇多,反对有神论,又对佛教多有偏爱,思想不能统一于一个逻辑里。鲁迅的文章,逻辑性一以贯之,从超人之说过渡到“立人”意识,思想是澄明透彻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