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20)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中国,自由的到来,非民众的觉醒不可,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有几分催生启蒙的意味。晚清中国的变化,来源于知识人的革命热情,导致民国诞生的因素,自然是革命。鲁迅以为,旧式文人的生存状态不能改变社会现实,新文人如果走进研究室,不闻外事,社会依然缺少改革的内力。所以,他期待于知识阶级的,除了丰富的学识,还有斗士的风采。他自己就不断与各类旧势力斗,是因为章太炎的那个起点,在自己那里从没有变化过。
鲁迅的最后一篇文章,恰是关于自己的老师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讲的就是学术与革命的关系。在他看来,章太炎早期的学术与革命是一体的,后来沉浸于学术,早年的激情弱化了。这个看法,见仁见智,鲁迅只是一孔之见,并不了解内在复杂的情形。当看到太炎的文集删去了战斗的文章的时候,他的怅然之语多少还是有些悲凉的。
其实,鲁迅那时候没有意识到,在战乱时期,救国的学人少,旧学问的继承者亦稀,两者都是重要的存在。章太炎晚年主张抗战的言论,关注现实的言谈,他并不都知道。而周作人据报刊的文字判断老师的言行,也略显反应过度。《谢本师》的做作,也还是有的。
考察章太炎晚年讲学,不都是为学术而学术,他的表达中的潜文本还是甚为丰富的。张中行写章太炎三十年代在北大的演讲,就有以古讽今之语,忧患之情深深,与早期的激越虽然不同,但精神的本色未失,则是自然的。以学问的方式为人生,和以战斗的方式面对人生,都很令人敬佩。鲁迅取后者而为之,乃因为不断革命的艰难。他对比中外的知识人,以章太炎、高尔基为例,则见出革命后的思想家的选择的歧途。章太炎的悲剧,是中国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早期革命者的理想,变成空幻之思,未得结果。那么实现人间的理想,改变现实才为第一要务。中国的学人,包括左翼学人,都缺少晚清学人的摧枯拉朽的厚重精神。他礼赞章太炎那时候的精神,笔下生花多多: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44]
在这里,不是取学术价值,而是思想价值,出发点意味非同寻常。在自由缺失的时代,知识人是争自由呢,还是做学问,这在民国年间有不同的讨论。在被围剿与通缉的氛围里度日的鲁迅,深知斗争的重要。做一个战士,要比做学者难,至少在白色恐怖时期如此。理解鲁迅晚年的思想,他描绘章太炎的两篇文章是最好的注解。这也可以说明其何以与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隔膜的原因。章太炎的疯,乃与黑暗作对使然,而对学生乃有老者的可爱之处。鲁迅与象牙塔里的学人有隙,自然也有疯子的讥语,可对青年之爱,也与太炎先生同。这是一个复杂的师承关系,我们不细细体味,难以见其异同。就思想的深与学问的深而言,他们的遗产,在丰富性上是过于同代的许多人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