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19)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就学问的趣味而言,鲁迅的感觉不亚于周作人、胡适等人。他认识历史和文化,走两条路,章太炎、胡适仅一条路,差异很大。他从章太炎那里学到以古证今,而自己有时又能以今证古。后者是他的特有本领,其杂文通晓古今的洒脱之状,大约与此有关的。《捣鬼心传》谈到中国人的诡计多端及兵法气,就很是精准:
中华民国人的宣布罪状大抵是十条,然而结果大抵是无效。古来尽多坏人,十条不过如此,想引人的注意以至活动是决不会的。骆宾王作《讨武曌檄》,那“入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几句,恐怕是很费点心机的了,但相传武后看到这里,不过微微一笑。是的,如此而已,又怎么样呢?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不如交头接耳的密语,因为一是分明,一是莫测的。我想假使当时骆宾王站在大众之前,只是攒眉摇头,连称“极坏极坏”,却不说出其极坏的实例,恐怕那效力会在文章之上的罢。“狂飙文豪”高长虹攻击我时,说道劣迹多端,倘一发表,便即身败名裂,而终于并不发表,是深得捣鬼正脉的;但也竟无大效者,则与广泛俱来的“模胡”之弊为之也。[43]
以今证古,不是事实的考辨,而是心理的透视。在鲁迅眼里,中国文化的无特操、阴险、谋略多样,乃人不得诚信的原因。我们看章太炎的文章,博雅中有学问的锐气,鲁迅则让我们会心一笑,知道世间的普通的道理。章太炎是把思想引入史料与经典文献中,他穿梭在古人的典籍里,告诉我们哪些是真的,哪些是伪的,可谓博矣精矣。而鲁迅则在社会这本书中读出古人的幽魂,指示着曲直与深浅。他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根底是人性的批评。而就内在的张力而言,有时候已经超出自己的老师是无疑的。

晚年的鲁迅写纪念章太炎的文章,说先生所讲的《说文解字》统统忘记,欣赏的是老师的革命精神,这其实不免故作别论。周作人说鲁迅好为逆音,讲出格的话,言外有一种做作之态。但我们分析他那时的心境,取太炎的批判意识为一种精神依托,不是没有道理。所以念念不忘老师的思想,与中国知识界整体堕落有关。在国家尚不正常的时代,知识分子在象牙塔潜心学问固然重要,但站到街头,反抗压迫与动员民众,也是不能不做的选择。出几个学者,在那时不难,缺少精神界的战士,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从章太炎的复古与排满激情,到鲁迅的左翼情结,这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的逻辑过程。他们的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鲁迅后来的文字间,就能读出《訄书》的意蕴,只是鲁迅的世界性元素更多、体积更大而已。章太炎的思想在钱玄同、朱希祖那里变为学院派的知识,在鲁迅、周作人那里演进成新文学的肌理,这是传承中的变异。章门弟子的分分合合,其实也是与老师的传统的分分合合。但在这种紧张里流逝的存在和延伸的存在,我们总结得不够,实在也是可叹之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