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视觉小说的美剧问题(3)
2023-08-02 来源:飞速影视
除了种族问题,巴尔的摩的政治经济生态、教育体制、缉毒现状、新闻生产、蓝领的失落都得到了展示,但每季的主题和侧重点又不同,最终季与季之间对位,形成一个整体的视觉复调。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美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火线》的意义之一在于浓墨重彩地对工人阶级的呈现,在蓝领影像书写缺位的今天,《火线》第二季讲述了一个与《纸牌屋》中站在权力之巅的美国总统弗兰克同名的另一个弗兰克——巴尔的摩港口码头工会主席为码头工人命运而挣扎的故事。在黑色电影中,码头总是隐喻绝望和无路可走,同样,硬汉弗兰克和他的工人们也将要面对未来的机械化、智能化和由此引发的失业,以及城市经济向房地产的倾斜和由此带来的征地,都将进一步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他选择用黑金疏通议会的方式争取码头扩建,但这一方案也恰恰因为黑金来源——走私活动的暴露而被埋葬。
带有英雄色彩的弗兰克最终走向失败,这与美国的主流电影形成了鲜明对比,如《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正面人物检查官哈维·邓特在女朋友死后,心性大变,践踏法律,最终走向万劫不复;但是邓特的正面形象却不能倒,市民需要这块牌坊的抚慰,邓特闯下的祸只能由超级英雄蝙蝠侠来扛,超级英雄成为一个额外参数,是缝合漏洞和缝隙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说当下的好莱坞电影心心念念的还是英雄拯救世界,那么《火线》这样的美剧显然更能直面当下:英雄要么不存在,要么失败。正所谓强极则辱,《火线》中的警探邦克说,如果以hard eye去看待事物可能只见树木,如果以soft eye看待事物,则能见到整个森林。《火线》正是以反讽的态度观照现实,才生成了一副全景的复调图景。
《火线》除了反讽美式英雄,还反讽了美式法律、体制和民主。如剧中的监听。毒贩和女友打私人电话,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监听的,但出于窥私癖,两个警察继续入神地监听,直到最后,毒贩无意中说了一句重要的案情线索,让整场监听有了意义,正与邪、法与理、庄与谐就像炒锅中的菜被反复颠来倒去,最后分不清彼此,却生成了新的意味。
此外,《火线》中反讽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在看似混乱、无序、绝望的情境中,给人打开了一扇窗,给人以希望,这也是《火线》对现实生活的反抗所生成的美学风格。如第一季中的缉毒专案组,本是警局行政副局长为敷衍法官所致,攒了一帮废柴组成的队伍,没想到这群不会钻营仕途的废柴,在破案方面却都是高手或天才。
《火线》中有大量多元的视点和话语呈现,在这些视点、话语的断裂处,往往生成反讽的情境。如毒贩博迪进花圈店为朋友买花圈,店主说了一句“I am sorry”,博迪以为店主的意思是没有花圈,其实店主是对逝者表示哀悼,在话语意义的分叉处,表明了毒贩对正常社会秩序的不适应。毒贩博迪最后为朋友送了一束枪的模样的花圈,与国内新闻屡见不鲜的土豪为死者烧“二奶”等冥物的世相汇通相合。类似的还有毒贩起司打死了自己的宠物狗,但监听其电话的缉毒警察以为毒贩打死了其伙伴(Dawg,原意为“狗”,但在黑人俚语中也指伙伴),这与电影《黑炮事件》中的导火索“黑炮”二字的叙事功能如出一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