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与泰山、蒙山的渊源(2)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泰沂山区位于黄河下游。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改道,仅在两汉400多年间就决口达16次之多②,每次决口、改道就是一场毁灭性的大屠杀。而中国第一大河的长江却与黄河相反,是一条慈善河,为全流域之人民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当黄河流域已达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准时,长江流域还是一片蛮荒。长江与黄河相距甚近,而中国文明却发生在黄河,这使不少未深入研究泰沂山区自然环境背景的中外学者甚为疑惑。尼罗河泛滥后留下的是沃土,孕育了埃及古文明;黄河决口后留下的却是一片黄沙。然而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因有泰沂山区这座“诺亚的方舟”而孕育了古代文明。
泰沂山脉和沂蒙山区,东临大海,西襟黄河,南瞰江淮,背依古济水,四渎环围,物华天宝。正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泰沂、蒙山地区成为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著名的东夷文化、海岱文化,并为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居住着四五十万年之前的“沂源猿人”和五万年前的“新泰智人”。新石器时期,这里是三皇五帝活动的中心,诞生了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族系列文化。春秋战国时,由于盛行“阴阳五行”之说,泰山遂为东方的总代表,使其成为大山崇拜、东方崇拜、太阳崇拜、天地崇拜、生命崇拜、道德崇拜的结晶体:按阴阳家之说,泰山是阴阳交代之处;按天人合一之论,泰山是天地相交之地;按五行东方为木,木是日出扶桑之地;按四时东为春,乃万物发育之所;按五常为仁,仁是天地之大德;
按八卦为震,震是紫气之源;按九天东为苍天;按星宿为苍龙星座,故“泰山为龙,华山虎”。所以泰山当然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五岳独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苏秉琦在《加强泰山大文物的研究》③中认为:“泰山是个大文物,是东方部落原始文化的神山。”清代方志学家阮元在《泰山志·序》中言:“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
《诗经·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奄国在曲阜)有龟蒙(龟山与蒙山),遂荒大东(据而有之)。至于海邦(音封,边之意),淮夷来同(来朝见)。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这是春秋初鲁臣为鲁僖公派兵伐淮夷获胜而告祭祖庙所作之歌。其优雅动听的歌声将泰山、龟山、蒙山、大海自西而东连为一体,这博大精深的海岱文化内涵着实让鲁侯欣喜若狂,引以为荣。
山东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在《东土古国探索》④中说:“国家的诞生标志着文明的开端,文明起源实际上就是国家的起源,黄帝登帝位就是文明之始;城的出现并不标志国家的诞生,都城的出现才是国家的诞生,东方私有制的出现到国家的诞生,大约走了近千年的历程。”中华文明虽然是多元论,但最早迎来文明曙光的是以泰沂、蒙山为中心的东夷人。让司马迁也难以断言的《山海经》中的神鬼怪兽早已被释为4100年前,分布于山东中部泰山、沂山、蒙山周围的氏族部落图腾文字画。儒家以为《山海经》系尧舜时期;道家以为是黄帝至禹夏时;当代学者皆定为4100年前之事。围绕昆仑山的七条大河、三个大海在泰山、蒙山的地望上得到了合理解释:赤水即沂水或汶水、若水(弱水)即汶水、流沙即泗水、洋水即沭水、青水即肥河、黑水即小清河(今黄河下游)、河水即黄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