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韵:厨房见证自我成长,也是女性支撑家庭最后的防线|此刻夜读(8)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人们常说的“无条件的爱”,就是这个样子吧。
到了蒋韵这里,她自觉地将自己从“主厨”降格为“主妇”。2014年,是蒋韵的退休年龄。男作家通常在这个年龄酝酿着“变法“,蒋韵也有变化。这一年她写的作品《晚祷》中,厨艺成为情节的重要推力,这在以前的作品中是少有的。厨房在女作家眼里,重新焕发了意义——《水岸云庐》是开在黄河边的餐厅,《你好,安娜》有很多篇幅写中餐、西餐,《我们的娜塔莎》中西餐成为人物连接的纽带,直至现在这篇《北方厨房》,彻底让厨房成为主场景。无独有偶,另一位同时代的作家王安忆,在最新的长篇《一把刀,千个字》中,也将餐厨置为小说的中心位置。厨房炊事作为写作素材的变化和深入过程,其中也隐含着女作家对女性身份的认同问题。年轻时候的职业女性,特别是女作家,向往的是自己的一间屋和精神的独立,岁月淘洗之后才能从厨房看到生活的本质和内里。年轻时追求理想与浪漫,最终发现,一日三餐里才是生活的架子,一箪食一瓢饮不去将就,这架子就倒不了,就能抵御外面的风雨。
当初曾想,不下厨的蒋韵会写出怎样的厨房?没想到一部厨房简史,被蒋韵写得杂花生树,葱郁丰饶。那么多的历史和人物,都能通过吃食串联起来,让这部作品透着厚重的历史感。父系母系的孔蒋两家,在河南可算是世家,从吃食看就比普通百姓家讲究,家史也更丰富。家传通过味蕾传承下来,化作细胞记忆,几十年后的今天,在蒋韵的笔下复活。文中常出现“记不清了”的字眼,让读者和作者同为逝去的历史遗憾,但又同时反衬出这种纪录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非虚构从某个侧面看,能看成蒋韵的部分自传。伴随着食物的成长记忆,在她以前的文中不多见。也可以说,她以前着力的是小说,并不愿意在散文中过多消耗自己的素材。到如今,却只能有一部实打实的非虚构,才能道尽记忆的角角落落。我想这部非虚构作品,在蒋韵的作品中应该占有重要位置。它还是一篇丰富的创作谈。蒋韵很多小说中的原型都能在这里找到,能看到《你好,安娜》中的姐姐丽莎的影子,还有《水岸云庐》中的母亲,娜塔莎更是确有其人。非虚构和虚构,纪实与小说,互相映照,让我们对作家的创作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些小说中的人物,因此更加有根有袢,更有生命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