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这碗“毒鸡汤”,对现代人的意义在哪?

2023-09-11 来源:飞速影视
原创 读道小组 读道书单
就在刚才,戴莉老师在“读道·书友群”等6个微信群分享了鲁迅小说《伤逝》的第二部分。戴老师抽丝剥茧,带我们回到五四“文学现场”,回顾了近百年前“离家出走的爱情”。娜拉出走以后怎样了?鲁迅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他的这碗“毒鸡汤”,对今天的人们,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趁热分享戴莉老师的精彩文字内容,也敬请期待她的音频。

鲁迅《伤逝》:这碗“毒鸡汤”,对现代人的意义在哪?


上次我说,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想知道子君的想法,她后悔爱上涓生吗?她离开的时候还爱涓生吗?群里也有朋友特别赞成,说想知道子君和子君们的想法。对,这是让我为难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男人的手记,整个故事都是从涓生的角度写他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部分,另一位当事人子君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我们只能根据涓生的描述来推测。所以这个故事天生具有局限性,片面性,也就是说,我们读到的不可能是全部的真相。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这个小说的叙述方式有关。
从叙述的角度来看,叙事有两种,一种是全知叙事,一种是限制叙事。全知叙事又称为上帝的视角,多以第三人称视点展开叙事。全知叙事的叙述者可以掌控所有时间所有空间发生的所有事件,而且他能进入所有人物内心,呈现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他是叙述世界的主人。
全知叙事既然是上帝叙事,叙事者掌控着这个叙事领域,这使得全知叙述的故事读起来都有一种普遍的自信。叙述者相信自己价值观、伦理观的正义性、正确性,所以全知叙事常常表现出“道德说教”的倾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的“三言二拍”道德教化故事,都是全知叙事。
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进行的写作,我们称为限制叙述。限制叙事的特点是以情动人。《伤逝》就是典型的限制叙事,我们听到、看到的真相有限,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相信涓生的悔恨和悲哀,被这个故事打动。第一人称的限制叙事很常见,第二人称入小说的不多,最经典的是英国作家茨威格写作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二人称不好写小说,因为限制太多,所以第二人称用得最多的场合是书信。插一个八卦,几年前有一个明星和师傅闹翻了,之后在公开发表了一封信,不论师徒关系中的是非,仅就信的写作而言,可以作为第二人称写作的典范,情真意切真实感人。第二人称使用不当的反面教材是最近的一段视频:《后浪》。这段视频从叙事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事,我们知道第二人称是限制叙事,既然是限制叙事,所陈述的内容就有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但是这个视频通篇采用全知叙事的态度,不以情动人,却在限制叙事的视角进行定义和判断,态度自信而强势,整个视频呈现出掌控一切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叙事视角和陈述内容的分裂,试图以限制叙事的情感特长达成全知叙事的权威表达,导致整个视频看上去很别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