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秉》看汪曾祺埋藏在故乡和谐之美背后的文学寂寞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沈从文曾哀叹:“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这是沈从文的寂寞,又何尝不是汪曾祺的寂寞呢?
人们常说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人性光辉,总能于平凡又琐碎的世事烟云中洞悉尘世之美、人情之美,人们爱他文字的洗练、内敛、风趣,爱他散文般优美的叙事,爱他亲切地讲述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况味,爱他作品里充满古典审美的文人意趣。但常因此难以一窥全豹,无法体悟他埋藏在作品深处的忧伤,无法聆听他隐藏在和谐背后的哀叹。

从《异秉》看汪曾祺埋藏在故乡和谐之美背后的文学寂寞


如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人们常赞叹荸荠庵世俗人情之美,却往往忽略了背后贫瘠困苦的现实生活的悲凉,人们常欣羡小明子和小英子爱情之甜,却往往咀嚼不到世事如烟、往事成空的苦涩。《异秉》亦然,表面上是一支恬静优美的苏北风情民歌,实际上却是一支包藏苦涩与辛酸的生存悲歌,温情和谐的表象下隐匿着冷峻的冰山。
1948年汪曾祺咂摸着记忆的味道,写下了《异秉》,聚焦古老乡镇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发掘小人物卑微、愚昧、龌龊的心理。但三十多年的时代动乱,人海浮沉,世事沧桑,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广的体悟,他以一颗慈悲之心重写《异秉》。

从《异秉》看汪曾祺埋藏在故乡和谐之美背后的文学寂寞


这一次,汪曾祺淡化了嘲弄和讽刺,多了一份宽容和悲悯,他用温婉的笔触描摹苏北小镇浓酽厚重的生活情趣,歌颂劳苦大众坚韧旺盛的生命活力,即便是小人物的愚昧、卑微,也只是温和揶揄。但他始终无法放下一个文人的使命和担当——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关怀人的终极命运。脱掉《异秉》温暖的外袍,底下人物卑微的心态,苦涩的生活,自我抑制乃至丧失天性的畸变,无不让人战栗、胆寒。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