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秀坤评《海贝与贝币》|以贝币为中心的全球史(3)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对影响“贝币世界”消逝的因素,杨斌先生更愿意强调的是全球格局的变动,他认为这是全球性的欧洲现代体系“吞噬”地方性的孟加拉贝币体系的结果。
二、“移步换景”
《海贝与贝币》的结构设计,以不同空间为顺序展开叙述,移步换景,逐一描述它们在“贝币世界”的历史变迁中有过何种表现。
首先是马尔代夫(第二章)。作者广泛采撷九至十七世纪波斯-阿拉伯文献、中文文献、欧洲文献的记录,描述这个印度洋中的群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产而成为“贝币世界”的源头。其次是印度(第三章)。作者敏锐地指出了,尽管印度古代很早就在使用海贝,但是这跟四世纪开始在孟加拉地区出现的贝币是两回事。他还特别提到,在印度,金属铸币的使用要早于贝币。实际上孟加拉是印度东部长期缺少金属铸币的地区,尤其是在八至十二世纪,波罗王朝和塞纳王朝统治下的孟加拉,因为政府停止了铸币,贝币填补了金银币留下的空白,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其实,在这里隐含了一个关键的推论,已经呼之欲出,但作者并没有将其点明:贝币的出现,以及衍生出一个跨区域的“贝币世界”,实质上是在广阔的亚非欧大陆文明地带中,金属铸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货币体系,而少数地区因为金属供应不足,不得已寻找低成本的替代性选择,以实物作为货币。
换句话说,“贝币世界”是亚非欧大陆文明地带的边缘和缝隙。继而,作者使用包括印度地方文献在内的多种材料,细致刻画直至十九世纪贝币在印度不同地区的流通、使用情况,晚近英国殖民者的策略和表现也被纳入了讨论。
关于东南亚的贝币(第四章),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考古发现,作者所能利用的资料相对较少,因而空白、晦暗之处所在多有。根据以往学者们的推论,贝币从印度东北部开始向外扩张,沿着恒河河谷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抵达泰国的昭披耶河盆地。直至十九世纪,贝币作为小额货贝流行于下缅甸和暹罗。东南亚社会如何使用贝币,作者可以用到的细节材料,来自于泰文文献《清迈编年史》《孟莱王法典》和泰文碑铭,它们提供了十九世纪末之前贝币在暹罗和兰纳王国(即今天的泰国)的表现情况。从兰纳继续北上,就到了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从暹罗南下,就是马来半岛,这两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贝币。但是,从暹罗再向东,即柬埔寨、交趾支那,则不在“贝币世界”之内,因为来自中国的铜钱已经在这些地区占据了统治地位。
杨斌先生早年以“世界史中的云南”为主题完成博士论文,对云南历史特性的深刻理解无疑构成了他的研究中扎实的基础。关于云南的贝币(第五章),他主张,云南的贝币制度实行于九至十七世纪,在此之前,被汉武帝征服的滇国所遗留的海贝,仅仅是上层统治者的财富,而非社会流通的货币。海贝在云南作为货币使用,是“贝币世界”从孟加拉到东南亚、再到云南的延伸过程的结果。贝币之所以能够沿着这一路径北上进入云南,关键原因当如学者江应樑的分析,云南盛行贝币,是因为这里长期缺乏铜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