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源」抗战时期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的转变——以《总汇新报》为主的分析(10)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八路军之战绩》,为便于新马华侨了解,《总汇新报》特别告知华侨读者,“对于八路军之战术,且多前次电闻所未见,因此特刊出”。而美国作家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也是通过华文报纸的介绍传入新马华侨社会。
(三)延安华侨学生对中共抗战的宣传
抗战期间,一部分新马华侨青年前往延安求学。一方面是他们被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抗战精神所吸引;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对华侨回国不予重视。1938 年2 月19 日,由冯维带队的120 名泰国华侨技术人员抵达广州,但因无人介绍而不予接洽,3 月8 日,冯维告知新加坡潮州会馆,归国华侨“因无人担保有钱无屋住甚为不便”,并告知“回国同志,多有投奔八路军也”,八路军“爱才如命,上下级军官,一视同仁,心理无甚隔膜”。该消息传入新马后,也使得华侨选择到延安参加抗战。比如,第一批马来亚士乃埠机工抵达香港后,他们在香港八路军办事处的协助下到达延安。1937年1 月12 日,马来亚怡保华侨林刚中与11 名新马华侨结伴北上,经廖承志介绍,他们抵达延安加入“青训班”学习。
在延安的华侨学生把中共抗战的真实情况告知新马华侨,一是通过信函告知,比如新加坡华侨陈肃立,曾担任《南洋商报》记者,后辞职前往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他将家中“田产出当了,得银(叻币)170 元,来做旅费”,其在“抗日军政大学”军事班学习。尽管延安生活艰苦,但其给家人信函中,表达其延安求学是多年的愿望,“我十多年来,都想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现在是如我之愿了”。二是返回南洋的华侨学生对八路军的宣传。例如,一位延安学生返回新加坡探亲,在接受华文报纸记者采访中,其向报社记者讲述其亲身经历,“随同八路军滕代远从前线视察归来”,目睹八路军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他们作战勇敢,且能与民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此外,他还介绍八路军医疗条件之不足,八路军“最为困难者,为前方野战医院物资设备简陋,更缺乏药品”,并通过华文报纸向新马华侨呼吁,“希望海内外大批捐输药品”。
华侨学生的延安观感对新马华侨的认知转变更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
五、结语
新马华侨是海外华侨支持中国抗战的重要力量之一。但由于消息闭塞,特别是国民政府的舆论控制,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行动难以被新马华侨社会所认知。全面抗战爆发后,新马华侨基于对祖国抗战胜利的迫切期待,突破国民政府的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关注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行动,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在新马华侨看来,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生力军”,毛泽东等中共领袖被视为具有战略智慧的“抗战奇才”,而延安则“充满了新气象”。抗战期间,新马华侨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的认识较为客观和真实,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真实表现,此外是新马华侨摆脱了国民政府的舆论控制和影响,并以客观独立的视角审视抗战中的各方力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