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栽培水稻相伴的水牛是如何驯化的?(3)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最近科学家们开始用水牛的核酸多态性研究其系统发生和群体扩张规律。Faysal和Hassanin用线粒体基因估算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分化时间都是在1.2-1.3百万年前。广西大学刘庆友研究员团队在Ks分布的分析发现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的Ks峰在Ks=0.005,分化时间为T= 0.005(Ks) ÷ (2 × 2.2 ×10^-9)= 1,136,363 年。由此可以推算河流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可能发挥了独立的人工驯化选择过程。用PSMC对沼泽型水牛、河流型水牛分析历史有效群体时发现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的有效群体大小在一百万年时数目开始存在分歧,这同样暗示着两种水牛的分化时间。根据地质考察的结果,距今一百万年时处于Xixiabangma冰期,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加,南亚与东南亚之间形成开阔陆地走廊,而我们对两种水牛分化时间估计也恰恰在这个时间点,所以可以推测源生于南亚的水牛原始祖先是在这个时候迁徙到东南亚和中国,成为后期中华先祖驯化野生水牛的来源。
水牛化石的发现,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以来在我国境内多处遗址发现不同类型的水牛化石,主要有广西水牛、短角水牛、德氏水牛、丁氏水牛、杨氏水牛和王氏水牛,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广西、陕西、四川、河南、山东和山西等地,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我国境内远在1万-100万年以前从南到北就有水牛分布。但这些水牛在更新世晚期逐渐灭绝,演化成圣水牛。进入全新世以来,古文化遗址众多,如跨湖桥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湖北城背溪遗址、安徽尉迟寺遗址、柳州白莲洞、隆安娅怀洞遗址等,水牛的种类也从更新世的五种逐渐演化成一种——圣水牛。其中在罗家角遗址中,水牛的遗骨年龄处于少年和青年期的占64%,从年龄结构上是已被驯化的,但不仅在古遗址中发掘到水牛的骨骸,同时还发掘出谷物种子,尤其是现江浙地区的遗址中,谷物种子和水牛的骨骸数量众多,这说明早在6000-7000年前我国祖先在长江流域一带就栽培了水稻,当时也已经驯化了水牛用于大面积水稻的种植。
水稻的栽培离不开水牛的辛苦劳作,水牛的驯化更离不开水稻的驯化栽培,二者相辅相成,才有了我们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稻作文明。从前驯化的水牛是人们劳动和生产的好帮手,随着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现如今驯化的水牛不仅继续劳作,更成为人类优质肉奶的重要来源。据FAO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存养水牛2.07亿头,为约20亿人提供水牛奶(1.27亿吨,占奶类总量15%)、肉(428万吨)、役力等产品,水牛也被FAO誉为“最具开发潜能”和“养活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家畜”。我国的水牛产业也必能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赋予新能,为美丽乡村和自然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