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一见如故,再见陌路,高适为何对李白见死不救?(8)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对于李白的请求,高适没有回应,更没有出手相救,这固然可以说高适冷酷无情,但他若是担心被李白逆案牵连也是人之常情。高适和李白曾经共同游历,是文人之间相互欣赏,从而结交。而高适和李白的秉性是完全不同的,在李白需要帮助时,他想到了昔日的朋友高适,真诚地向其袒露心迹,希望他能救助自己,然而高适的附势人格主观上决定了他不会救助李白。
我们不必过于苛责高适,毕竟反叛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不可宽赦的大罪,越是在反叛方地位重要,平叛后就越会受到严惩。这种时候,如果身为朝廷平叛军统帅的高适出面为李白奔走,只能使矛盾的焦点和朝廷的注意力集中在李白身上,反而会导致李白遭受更大的灾难。李白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虽然只是永王集团决策层之外的一介文士,却是永王阵营中唯一举国皆知的名士。当然,这更能说明李白的政治认知是何等幼稚,宦途追求是何等热切。深谙官场权术的高适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当时的形势有充分评估,并做出了不出面营救的决定,不救之救也许正是高适所希望的,并不能因为高适没有回应李白的求救诗就断定他对李白漠不关心、毫无相救之意。
盛唐诗人多仕途坎坷,只有高适凭借平定永王之乱乘风而上,官至节度使,如《旧唐书·高适传》所言:“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不救李白,自然杜绝了引火烧身之忧,确保了仕途的安全,同时也付出了自外于“诗人共同体”的代价。很多与李白并无深交的人都积极参与了营救,其中有宰相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新唐书·李白传》中还声称:郭子仪早年曾为李白所救,为了报恩,他这次也为从宽处理李白出了大力。李白不仅幸免于死罪,还一度获释并加入宋若思幕府,但终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幸运的是,李白在流放途中至白帝城时遇赦,立即返舟东下江陵,并快意地写下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

长安三万里:一见如故,再见陌路,高适为何对李白见死不救?


重庆奉节白帝城。
从此萧郎是路人
浔阳狱后,高适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让李白感到义愤,由此对高适的人格产生了质疑。李白似乎刻意删去了他诗文集中关于那段三人漫游的记录,并在《君马黄》《箜篌谣》等诗中表达了对交友之道的质疑,使得曾经携手同游、相互欣赏的友情最终走向决裂。在李白和高适的诗文集中,都无明显记录两人同游或交往的作品,这也印证了两人友情的变化。如此令人扼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适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既显示出高适善于观察政治动向的能力,也看出高适对待友朋的取舍态度。高适是一个入世思想强烈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政治考量,朋友在他心中并没有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