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一见如故,再见陌路,高适为何对李白见死不救?(9)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李白暮年壮心不已,无论多少困蹙悲泣,都无法湮灭其入世之心。听说名将李光弼出镇临淮后,年过六旬的李白又动了从军之念,可惜投军途中因病被迫返回金陵。宝应元年(762)冬,李白深染沉疴。在日暮途穷之余,只能去当涂投奔担任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当年十一月,62岁的李白病逝于当涂,临终前将一生诗作托付给李阳冰。在他去世一年后,一封朝廷诏书姗姗来迟:任命李白为左拾遗,即刻进京。对于一生都求仕无门的李白而言,这一迟来的官位或足以慰风尘。
高适之前虽拒绝营救李白,但对落魄的杜甫却尽力照拂。乾元二年(759)年底,弃官南下的杜甫一家抵达成都,在西郊盖了一所草堂,重逢了来此赴任的高适。高适对生活困苦的杜甫多有照顾:“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上元二年(761)正月初七,高适给成都草堂寄去了一首诗,怀乡思友感时忧国: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杜甫当时并没有看到这首诗,大历五年(770)正月,他才在书卷中偶然发现,顿时“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而五年前,高适已经在“心怀百忧复千虑”中去世。

长安三万里:一见如故,再见陌路,高适为何对李白见死不救?


少陵草堂碑亭。
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二五中,对李白、杜甫和高适有如下评论:“高适,诗人之达者也,其人故不同。甫善房琯,适议独与琯左;白误受永王璘辟,适独察璘反萌,豫为备。二子穷而适达,又何疑也?”这段话不但对李、杜、高的人生结局作了很好的概括,且独具慧眼地指出他们穷达迥异的根本原因:高适比之李、杜,更具政治上的判断力和抉择能力。历史事实正是这样,安史之乱中,他们对待敏感的政治人物和事件的不同态度,是他们走向不同人生结局的要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