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到1920年代:人类为什么对“乌托邦”如此执着?(5)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看看在战争(一战)中幸存下来的同时代人,他们大多数人显然正处于恐慌和绝望的第一阶段。在《自由人》杂志上刊发的一篇关于消除虚无主义的有趣文章中,爱德华・布思将19 世纪80 年代后期出生的那一代人,描述为他们的意志完全瘫痪,或者说,“如果他们能有所为,就该移居欧洲或南太平洋群岛,或者躲到美国某个安静的角落——但事实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被困在原地,过着活死人的生活。”

从古希腊到1920年代:人类为什么对“乌托邦”如此执着?


一般来说,逃避并不总是意味着身体上的逃避(拔腿就跑),“还击”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在现场”做一些实际的事情。这里我们不妨借用约翰・杜威博士所举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解释。
假设有一个人想和朋友联络感情,却因两人天各一方而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他可能会“想象”与朋友见面,并幻想出见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热情见面,妙语如珠,尽兴交谈。另一种反应则如杜威所言,为了加强与远方朋友的联系,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并最终发明出电话。
那些所谓性格外向的人(他们并不需要乌托邦),为了满足交际的欲望,他们会找身边人聊天(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能够做到“泰然自若”的人)。但是,很显然,这些外向的人,因其意志并不坚定(其目标变化无常),除了展现出他们的“善良本性”之外,不可能为社会美好生活做出任何贡献;在这类人手中,艺术与发明创造都很可能会消亡。
现在我们暂时抛开外向的人,来谈谈剩下两种人。我们发现,剩下这两种人都曾在乌托邦的历史上登台亮相。在开始探索往昔的理想国度之前,我们应该先来看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
▌“白日梦”要有限度,人不能永远逃避现实
或多或少,我们都曾见过逃避式乌托邦:逃避现实的空想一次次产生,又一次次破灭,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地不停上演。
在一家机器不停地发出嘈杂声响的纸厂里,我看到一台机器上贴着一张电影女明星的画像。我们不难重建操作这台机器的工人的私人乌托邦,也不难描绘出能够帮助他逃离身边机器的轰鸣、震颤和肮脏的那个世界。能与一位美丽的女子长相厮守互相拥有——哪个男子不是从青春期开始,便产生了这样的空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