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到1920年代:人类为什么对“乌托邦”如此执着?(4)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从古希腊到1920年代:人类为什么对“乌托邦”如此执着?


▲仇英《桃花源图》(局部)
▌大多数的生活处于“逃避”和“重建”之间
然而,我们又有什么必要讨论乌托邦和理念世界呢?我们为什么不满足于富足的物质环境,而偏偏要去思考那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领域呢?
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并非要么活在当下,要么就空想度日;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被构造的,只有刻意遵守规则(如印度教苦行僧或美国商人信奉的教义或原则),才能在其意识中抛弃现实或空想。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选择介于漫无目的的逃避和有目的的重建之间。无论作何选择,在这个充满挫折感的“真实”世界里,看来我们都必须在乌托邦中度过大部分的精神生活。
当然,空想也是有条件的。很显然,对某些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的乌托邦,而某些社会似乎也根本就没有乌托邦的踪迹。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马克萨斯岛上的野蛮人,看似就彻底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以至于除了敌对部落来袭(事实证明,这主要是一项体育运动,只会激起他们对随后盛宴的胃口),在这个太平洋南部岛上的生活所需,全靠他们抢夺得来的战利品。马克萨斯人不需要梦想更幸福的生活,他们只需伸手去抢就可以了。
也许在童年时期,生活也有同样的完整性。当然,也有一些成年人能在狭隘有限的环境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坦然接受现实。只要能够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这样的人就觉得自己不需要乌托邦。唯有来自外界世界的蓄意侵扰,才会产生这种需要(在他们心中燃起对乌托邦的渴望)。他们就像波斯诗人[海亚姆]寓言中的病人,他的唯一渴望就是能有所渴望。
对于这类人,我们找不出特别的理由来羡慕。不敢冒险进入广阔大海的人得到的惩罚,就是他们永远体会不到危险的滋味。对于人生,他们充其量也就是一知半解。他们口中的好日子,事实上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我们如何完美地适应了不完整的人生,当我们只需稍加努力就能追求到完整的人生时,我们就不应该满足于当前的生活。
但是,我们完全无法适应的地区、社会秩序和人,实则少之又少。面对无尽的艰难困苦、狂风暴雨、人情冷暖、陈俗旧套,人能做出的反应大致有三种:他会逃避;他会泰然自若;他会进行还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