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掩盖的废墟中挖出真相: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思想文化史篇)(6)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日]子安宣邦 著
王升远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李凯航: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近代日本是如何将大国中国从自己的意识构图中抹消掉的,且日本是怎立起自己的一国中心主义的呢?可以说,日本的近代史,也就是把东亚中的中国从日本的政治地理上,或者从日本人的意识层面上如何抹掉的历史实验过程。”子安宣邦如是总结道。
在新著《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一书中,子安刻意选择了几位立场看似矛盾,但在一个更高的认识论的层次上又彼此关联的思想家,以阐明“中国的问题即是日本的问题,它决定了昭和日本的国家命运”这样一个即简单又深刻的主题。子安选择的人物既包括无视中国“民族主义”的北一辉(1883-1937)、内藤湖南(1866-1934)等,也有同情中国革命的橘朴(1881-1945)与尾崎秀实(1901-1944);既有通过深入中国农村进行社会学调查以强化“亚细亚的专制”理论的森谷克己(1904-1964)与平野义太郎(1897-1980),也有深入内地作战,亲历战争残酷的石川达三(1905-1985)等。在战后的和平年代中,也出现了受西方历史理论影响,试图从中国寻找“近代”的竹内好(1910-1977)与沟口雄三(1932-2010)等,所谓将“将亚细亚(中国)作为方法”。
这些思想家的谱系可谓是从左至右,而时间上则是从明治延绵至今。他们都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而中国则始终是这个问题意识共同的背景。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余英时 著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10年
吴遠鵬
独立学者
余英时先生所著的这本书年初时连续看了两遍,没想到余先生在今年8月1日在睡梦中安然逝世。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则是我们时代世界华人学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人文学者。两人虽未谋面,却是“隔海神交”,余先生从1958年秋在哈佛大学偶然读到《论〈再生缘〉》的油印稿本,在香港《人生》杂志当年12月号发表《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书后》一文,推断《论〈再生缘〉》“实是写‘兴亡遗恨’为主旨,个人感怀身世犹其次焉者矣!”,到2010年12月为《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新版(第四版)撰写序言《陈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余先生平生为寅公发皇心曲不遗余力,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毫无疑义,本书是解读陈寅恪先生晚年生活、思想和著作的一把钥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