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掩盖的废墟中挖出真相: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思想文化史篇)(7)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耿云志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杨海亮:
业余文史研究者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近年来,这段话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用和强调。平心而论,哪怕不是因为它着了官方色彩,里面的道理,也是让人信服的,只是我们究竟自信哪些文化,究竟如何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还是不明白。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关于文化的“中”与“西”,文化的“古”与“今”,以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可以说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困惑,而且这种困惑还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耿云志先生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谈论的就是这种困惑,聚焦的就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问题。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问题上,耿先生认为,“片面强调外来文化的冲击作用,或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现代转化,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文化的转型,不是一夜之间,一种文化突然变成另一种文化,不是骤然以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在文化内部变动逐渐积累的基础上,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刺激,并吸收其若干有益成分之后产生出新的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耿先生应认为,“在现代世界上,文化的发展进步,最基本的是沿着两个路径:一是世界化,一是个性化”。
说实话,耿先生的分析、结论和相关思想,不算独到,也谈不上深刻,像胡适就已经主张“充分世界化”,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但耿先生的“温和”,是非常可取的,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对外,养成开放的文化心态,造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良性的互动关系;对内,充分地解放个性,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这就是近代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
耿先生的语言平易、朴素,这种风格是我所喜欢的。很多人著书立说,都喜欢把自己端起来,装腔作势,装模作样,似乎不如此便不高深。毫不客气地说,那些道理怕是连自个儿都不一定明白透彻。如果是个“高手”,自然入不嫌深,而出不嫌浅,有道是“凡不能浅出的,必是不会深入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