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音乐专著带你重新审视20世纪历史(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从这一概念出发,音乐门类之间的界限陡然消失。不管是爵士乐还是嘻哈说唱抑或是古典音乐,在绝对的美面前露出了相通的本质。
这便是《余下只有噪音》写作成立的哲学基础,也是其描绘的画卷。古典音乐和其他音乐类型的疆界并不那么分明。罗斯畅谈欧洲的古典音乐,同时在摇滚乐和爵士乐的国度信步。
这种转换自如的姿态本身就是对其所倡导的袪魅的绝佳实践。
音乐和历史的互文
书中关于二战后德国音乐的改造是最令人着迷的部分。
1941年8月3日,施特劳斯完成了《狂想曲》的那天,有682名犹太人被屠杀。两个月后上演的10月28日,几百观众进入了慕尼黑的剧院欣赏,而千余名犹太人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九成最终倒在了毒气室里。
纳粹头子热爱音乐,进而让斯特劳斯在音乐行业中成为沙皇。他终于可以在作曲家的版税、版权等领域实施一系列梦寐以求的改革。现实世界摇摇欲坠,施特劳斯的艺术境界越来越高,种族灭绝中歌声绕梁。
极恶的纳粹却有着不坏的音乐品味二战后驻扎德国的美国人试图改变音乐,以扫清与纳粹的文化联系。
纳粹禁止的音乐,比如爵士乐,被大加鼓励。纳粹打压的音乐家得以舒展,门德尔松终于有了舞台。至于纳粹认可的施特劳斯,不得不靠边站,无疑与被判死刑无异。
去纳粹化多多少少否定了过去的音乐形态,冷战的政治逻辑催生了援助无调性作曲家的政策,改变了音乐史的面貌。这场清算影响深远。直至今天,德国依然有评论家宣称能从规整的三和弦中听出法西斯的味道。
人的创造总是一时一地的,音乐也不例外,从古典音乐这一载体中,人们得以窥见它与其他板块的互动和世界留下来的文化沉积的痕迹。
本书的副标题为聆听20世纪。20世纪是历史上最矛盾的时期,开放也保守,进步也堕落,专制极权鞭打世界,随即有更胜一筹的自由力量去纠正。
罗斯的写作无限制接近了历史的本质,拒绝试图用现代主义的二分法——对现代主义有影响的与无关紧要的——看待音乐。他尊重复杂的本貌与迂回的现实。
1912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带来了音乐对于复杂度的狂热追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归了莫扎特的哲学。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