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去修摩托,值吗?(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无论是眼耳鼻舌这样的感知,还是身体内翻滚的欲望,都被认为是通向真理的障碍,是需要控制甚至排除的。在东西方思想传统中,此类身心二元的模式都曾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在西方哲学传统里,尼采是质疑这种二分法的起点。到了二十世纪,尤其是现象学哲学的发展,人的存在,人如何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才渐渐开始容纳身体的面向。
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概念,handiness,有人翻译为“趁手性”。大意是说,人类的存在就好像是荒野求生,我们总是本能地去寻找手边能用的东西,这边敲敲那边打打,这个走向“世界”的过程是身心统一的。
事实上,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人类向来都是身心合一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劳作也是如此。这些年来,“工匠精神”变成一个很流行且很有正面意义的讲法,但是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匠”不是一个正面评价。人们认为大多数匠人是因循守旧鼠目寸光的,他们死死地抱着自己的那点技能换取衣食。

博士毕业去修摩托,值吗?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不会知道,即便是非常普通的匠人,也要时刻根据材质、需求和各种外部限制条件去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当中既包含着经验的累积,也包含非常精致的身体技术。
克劳福德认为,体脑对立虽然历史悠久,但它在二十世纪被空前强化了,实现这种强化的手段恰恰是人类社会对“工作”的想象和设定所发生的变化。
我们在此前的节目中提到过“福特主义”、“泰勒制”这样的名词,其实它指的就是二十世纪初期以“流水线”为代表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我们在讨论《制造同意》的时候曾经介绍过,在工厂的车间内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随着工人生产技能的提升,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或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
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是随着工作而不断成长的。但是当标准化流水线出现之后,雇主对劳动者的限制就在于,后者甚至已经算不得一个完整的“人”,我出钱购买的就是你的左手和右手一起把一个简单的按压动作重复六千次。工作本身服从于一个外在的“生产过程”,遵循的标准是“成本控制”。
这样一种设定,其背后的逻辑肢解了“人”的可能性。克劳福德指出,流水线逻辑其实在白领工作领域当中也大行其道,大多数所谓文职,根本也不是什么管理者或者决策者,有的只是办事员,他们只负责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部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