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世纪前的一桩美国凶杀案谈起:“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与非虚构写作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从半世纪前的一桩美国凶杀案谈起:“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与非虚构写作


采写 | 林子人编辑 | 黄月
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到4点间,住在纽约皇后区邱园的酒馆女经理基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回家途中遇害,当时她已快走到家门口。28岁的受害者全身共13处穿刺伤,9处在身前,4处在背后,咽喉处有刺伤,右手有数个切口,因双侧气胸窒息而亡。凶手是黑人温斯顿·莫斯利(Winston Moseley),一家商用机器公司的职员,一位外人眼中安分守己的好男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入室行窃、强奸和谋杀女性的惯犯。
案件发生两周后,《纽约时报》在头版新闻中宣称,在吉诺维斯案中,共有38人耳闻或目击凶案发生,却无人报警。这篇报道旋即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全美对都市人情冷漠的大讨论。吉诺维斯案于是意外地脱离了本地社会新闻的语境,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案例以及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事件,长久地刺激、甚至折磨着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讨论与思考。“旁观者效应”这个名词及相关研究因此案而诞生,“911”报警电话等美国公共安全措施也因此案得以实施。
然而这一震动全球、耸人听闻的新闻是真实的吗?在案件发生半个世纪后,美国媒体人凯文·库克(Kevin Cook)根据警察局档案、庭审记录以及自己的深入调查,在《旁观者》一书中抽丝剥茧地还原了吉诺维斯案的真相:《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失实的,事实上只有五六个人真的比较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有两个人确切地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其中一人拒不报警,另一人经过长时间的犹豫还是报了警,虽然为时已晚。
除了客观上帮助开拓了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外,吉诺维斯案的另外一大价值,是令我们得以重新思考新闻与真相之间的关系,以及非虚构写作在还原现场、厘清真相中起到的作用——这一点对已经身处“后真相时代”的我们来说或许更为重要。日前,世纪文景在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举办了《旁观者》中文版新书分享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纪实报告与访谈栏目作者康宸玮从这桩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凶杀案谈起,探讨了他们对新闻生产与非虚构写作的种种观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