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西陶寺还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何尊铭文及其中的“中国”二字。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展出的何尊。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正义》曰:“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日夜劳民,又安定我之西土。我维明于事,及我之德教施四方明行之,乃可至于寝寐也。”
武王接着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集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索隐》: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正义》:括地志云“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则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之也。帝王世纪云:“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也。”
武王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正义》:粤者,审慎之辞也。言审慎瞻雒、伊二水之阳,无远离此为天室也。于是,周武王“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史记·周本纪》上述记述中,周武王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周王朝虽已战胜殷商,建立了王朝,但是由于偏居西土,远离天室地中,毕竟显得政权不正统。武王勘察山川地望后,觉得伊洛盆地乃夏王朝的中心故地,距天室地中不远,比较理想。于是周武王在洛邑建一个据点而去。这段历史,与《何尊》铭文周成王追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相呼应。足见,周人认同的洛邑为天室之位,是夏朝故居,这里就是中国。那么,天室与中国如何关联?
《尚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传:言王今来居洛邑,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于地势正中。孙星衍疏:土中谓王城于天下为中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