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群嘲的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折射华语世界的文脉之迷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 王德威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
【导读】近日,分别以战前英殖香港、上海孤岛时期为时空背景的《第一炉香》《兰心大剧院》接连上映,两剧均引来两极分化的评价:推荐者认为改编剧情较好地贴合原著,还原了民国韵味,而批评者则称“民国风”徒有其形,并无真实时代的厚重。事实上,近年来民国创作、或是更广泛的“基于民国文化的创作”所掀起的,不只是历史考据的热潮,更将旅居海外的华人文学推至主流视野。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资深学者,本文作者扩展了“中国文学”的边界,提出一个问题:文学地理是否必须依附在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麾下,形成对等或对应的关系?
基于此,他引入一个新兴概念“华语语系文学”。不同于英语、法语乃至殖民台湾时期而产生的日语语系文学,华语文学的出现并没有基于权力不对等而产生的殖民色彩,而是当地居民有意无意地赓续了华族文化传承的观念,延伸了华语文学符号的创作形式,或者说展现了“华夏的声音”。
华语语系关乎的不仅是文学,更有海外的中国性问题。比如杜维明教授提出的“文化中国”的概念,不仅涵盖华人社会,更涵盖所有心向中华文化的中外友人。作者以受鲁迅影响的中国台湾作家陈映真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中“张爱玲”的模仿者李天葆为例,从其文学叙事探讨国族想象是如何开枝散叶,并具有无穷尽合纵连横潜力的。
本文原载《扬子江评论》,根据作者曾在复旦大学光华讲座的演讲稿改写而成,此处为节选版,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编发,供诸位思考。
文学地理与国族想象: 台湾的鲁迅,南洋的张爱玲
▍前言
在二十世纪文学发展史上,“中国”这个词作为一个地理空间的坐标,一个政治的实体,一个文学想象的界域,曾经带给我们许多论述、辩证和启发。到了二十一世纪,面对新的历史情境,当我们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时候,对眼前的“中国”又要做出什么样的诠释?而这些诠释又如何和变动中的阅读和创作经验产生对话关系?
这是一个庞大的题目。本文的动机不在于做细腻的理论分梳,而是寻求将这个问题再复杂化,以期许扩大讨论视野,引起批评声音。同时本文希望再一次试探,作为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是否还有未尽之处,有待继续开发。
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首先陈述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英语世界所发展出对于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文学”、什么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不同论述;这些论述往往以空间定位为起点。第二个部分介绍“华语语系”论述的来龙去脉,探问在我们以大陆为坐标的“中国文学”之外,海外的最新反响。第三个部分特别提出“台湾的鲁迅,南洋的张爱玲”这样一个命题。谁是中国台湾的鲁迅?谁是南洋的张爱玲?以此希望点明不但文学历史的动线需要不断重组,“文学地理”的疆界其实是不断变化,有待持续界定。而且正因如此,我们应该运用想象力,不断重新规划文学场域的时空范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