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群嘲的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折射华语世界的文脉之迷(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现在谈到下一个问题:在Sinophone Literature这样一个大标题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华语语系文学必须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理解呢?这是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翻开过去两百年的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中国没有强大到征服哪一个地方,然后把汉语(华语)完全带入到那个地方,形成所谓华语语系的文化现象。所以在运用此一词汇的时候,我们必须积极地反思,以帝国主义批判或是后殖民的理念作为界定这些phone的文学现象,是不是真正适用于广义的海外中国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我以为即使是在有限的殖民或是半殖民的情况里,海外华语文学的出现,与其说是宗主国强大势力的介入,不如说是在地居民有意无意地赓续了华族文化传承的观念,延伸以华语文学符号的创作形式。
比方说战争期间曾经被占领的上海。1940年代的上海,就算沦陷于日本时期,也很难让我们想象会有日语语系文学的产生;相对的,张爱玲还有其他作家的活动正是在这段期间风行一时。或者像是满洲国文学,在东北被占领,成立傀儡政权的那十几年,大宗的文学生产仍然是以中文为主。也就是说日语治理尽管已经落地生根,却还没有深入到当时满洲国的社会深层。在地的中国作家基本仍然运用中文创作。台湾的例子比较不同,因为殖民时间长达五十年,的确有利于日本政权从文化、教育机制上改变一代代台湾人的生活、语言习惯。30年代日本官方传媒笼罩岛上是不争之实。但我们也注意到,台湾仍有相当一部分文人以中文/汉语形式——如汉诗、白话中文、闽南、客家方言艺文——来延续他们对于广义中国文化的传承,并借此反射他们的抗争心态。何况民间文化基本仍然保留相当深厚的中国传统因素。
所以,华语语系文学可以从帝国批判或者是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但这样的理论框架却未必全然有效。
更具体的例子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以及日后延伸出的新加坡华文文学)。马华文学的发展是一页很不容易的历史。马来西亚在1957年建国之前是英国属地,也曾在二战时期为日本占领,它的殖民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初期。英属殖民时期,马来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属下主要居民是马来裔,我们可以说这是英语语系地区。但是马来半岛上也有大宗华人移民,他们从十八世纪以来就大批移民到马来半岛和其他南洋地区。在这样的情境下,语言交汇的驳杂性是马华社群的宿命:半岛上的华裔一定要运用故乡的官话、方言,马来社会的马来语、原住民的口语,以及殖民者的英语,来回交错,找寻适当的发言位置。但是谈到文学创作,马华社会居然从十九世纪末以来一直到今天,维持着一个生生不息的华语(汉语)文学传统,这在海外华人社会里真是难能可贵,更何况这个传统每个世代都有精彩的作品呈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