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每一个当代青年:在流动中,人和人重新相遇(3)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回望:在与故乡的矛盾中,面朝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生活、成长在崇明岛,而它的土地面积相当大,栗鹿最初并没有发觉那是一个岛。“当你在这个岛上生活的时候,是不会意识到这里跟其他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只有在出岛的时候、坐船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是在一个岛屿上生活。原来我们住的地方原来四面都是被水包围。曾经的一种对生活之地的一种想象,被具像化地打破了。”在刮台风的时候,这种陌生化又变得更为强烈。台风对于崇明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超市和菜场会变得空荡荡,也让人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长大的地方是一个闭塞、被隔离的地方。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种复杂性,我出生在90年代,成长在千禧年代。我们的身体、生理是在岛上,但是所接受的是全球化的概念。这种矛盾性是我在小说里期望把握的一个要素,它也作为小说中两个主人翁心灵上的一层矛盾而展开。”
这种矛盾被王苏辛描述成一种“混合状态”。一个是地理上的混合状态,时而在海上,时而在陆地。另一个是人物心理的混合状态,小说中的“雾岛”被更现代的东西所包围着,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非常时髦的当代青年,他们并没有像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地展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心灵状态时而在游荡,时而又向往安稳。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混合”状态,当代青年人与同辈、父辈的和解几乎奇迹般地在人生早期就发生了。“混合”并不是混沌,而是造就了一种更深层的敏锐,和对代际关系的理解,这是一种温和的状态。他们更早开始检测、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来自父辈的特质,远在中年时期到来之前,远在那些因为“到年纪了”而造成的剧烈动荡发生之前,和解就已经发生。
混合(或者说矛盾)也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既很亲密又很疏离。在日常的一日三餐式的相处中,人是可以非常亲密的。但在精神事物上的交流中,又表现得疏离。包括人与岛屿的关系,同样忽远忽近。主人公成年后去了城市工作、生活,离岛屿依然很近,还是可以回去。由此,小说中不断发生离岛、入岛的循环,在亲密关系中也不断发生过从亲密、回避逃离、再度亲密、再度逃离的循环。
——这是一种循环,也是一种让关系平衡、可持续的动力。在这部小说当中,主人公从小习得这种能力非常早,他们掌握了一种边界感,伴随着自我的发现和觉醒,即知道“我是谁”。这是这部小说现代性的一个具体表现。“栗鹿设置的虚幻的雾岛,可能像一个小圆点一样,随时可以接收到外界任何一种辐射,再通过自己的消耗、通过小说的张力呈现出来。她对混合状态的把握,呈现为一种极为现代的小说思路。现代文明将无可避免地对文学产生影响,其中有一束光照在栗鹿身上,因此她写了这样一部小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