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时间是过去了,可文学还是留下来了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文字是我们的信仰。”
杨牧(郭英慧 摄)
诗人杨牧,1940年出生于台湾花莲。1956年开始创作,曾用笔名叶珊(1957),后更名为杨牧(1972)。他的诗歌创作长达半个多世纪,因为融合中国抒情传统、西方浪漫主义及现代主义,高度重视诗歌的音乐性,语义精深,用词古雅,被誉为台湾、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与杨牧先生的这篇访谈,完成于2012年冬季,地点是他在美国西雅图的居所。
我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图书馆精读杨牧的诗歌一个半月后,准备了一些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乘坐二十四个小时的火车,从戴维斯到西雅图,听他逐一口头回答。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访谈中,杨牧先生语调平缓,娓娓道来。在前辈面前,我显得格外紧张、慌乱。但是他很照顾年轻人,特意让夫人夏盈盈女士陪同招待。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让我更愿意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回到戴维斯,我整理完访谈稿,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杨牧先生。他打印出文稿逐字校对,竟密密麻麻地改了十多页扫描给我。后来,他又打来电话逐个解释修订之处,以防我因字体辨识不清导致录入错误。我切实感受到他对于文字的信仰是那样质朴、虔敬。之后,我撰写两万余字的评论文章《静伫、永在与浮升——杨牧诗歌中声音与意象的三种关系》,也曾转给杨牧先生批评。夏盈盈女士扫描了他的亲笔信,发给我阅读,一字一句的点评与认可可谓弥足珍贵,也成为我日后治学的一种勉励。
2014年,我去台北参加“向杨牧致敬”活动。杨牧先生、夏盈盈女士还特意邀请我在他们台北的住处聚餐。饭后,杨牧先生赠一册《花季》(初版本)诗集,令我瞬间感受到青春记忆的传递和艺术的恒久魅力,不觉想起他曾写到一位小女孩将捕捉到的蝴蝶夹在书页里:“这时我们都是老人了——/失去了干燥的彩衣,只有苏醒的灵魂/在书页里拥抱,紧靠着文字并且/活在我们所追求的同情和智慧里。”(《学院之树》)
2020年3月13日,杨牧先生辞世。他对于永恒与超越、抽象与疏离的追求,会永驻于读者心间。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依然在另一个未知世界,与露水落叶为伴,持续着深邃幽深的探索状态,留给人间恒久而普遍的美。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