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映后:百年沉淀的弱德之美(6)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翟永明:古典诗词里的孤独和当代人所经历的孤独,这是不一样的两个意思。过去的人孤独是由于信息交通不发达,产生人与人之间不能够近距离接触、不能了解天下信息的孤独。当代人因为有了互联网这些高科技(显得)更孤独,亲密的朋友坐在一起不聊天,选择和陌生人交流。写作中,古典诗人和现代人会处理不同的孤独。叶先生在写旧体诗的时候,中国的时代变了。例如你翻开一本杂志很难看到旧体诗,(旧体诗)经历了从主流变成了不主流的时代,称得上内心的百年孤独。李:女诗人版的《百年孤独》。
观众4:我第一次听说这片子也是被片名吸引,看完影片就像读完一首优美的诗歌,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纪录片片名。我想问一下沈老师作为制片人、副导演和翟老师作为诗人,如何理解“水”和“月”这两个意象所影射的意义?

《掬水月在手》映后:百年沉淀的弱德之美


沈祎:片名出自朱淑贞的一首词(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陈导演阐述是有“水月观音”和“镜花水月”的意象,如果大家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可以发现,(它)跟中文之间不是直译,是引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译文) “染匠的手”(like the dyer’s hands),寓意是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这件事像染料一样深入肌理,洗也洗不掉了。翟永明:非常哲学的一句诗词,特定的环境里写的。水中月是空的一种表达,空的概念,一个幻象。让你能看得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这是朱淑贞和叶先生隔空对话。

《掬水月在手》映后:百年沉淀的弱德之美


审稿 doraemengm | 撰文 doraemengm | 拍摄 张张 家乐 | 图片后期 酥饼 | 排版 媛媛版权说明: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所有,感谢喜欢的朋友转发,转发时请标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时,请务必联系我们。
原标题:《现场|《掬水月在手》映后:百年沉淀的弱德之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