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方死方生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清明节又将到了。近年,凡是到四月五日前后,是为清明节。以农历计算,“冬至百日是清明”。每年从这天开始,老广州的居民,男女老少,拖男带女,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向先烈路、黄花岗一带,到银河公墓和俗称“大烟囱”(焚化和存储骨灰的大楼)拜祭先人。这一来,马路上车如流水,络绎不绝。两旁的行人道,又像千军万马,前呼后拥,你来我往。有关部门不得多派些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其实,前往拜祭先人的孝子贤孙,一般比较自觉地遵守秩序,特别是在“大烟囱”的里里外外,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人们为了找祭桌互相争吵,或者大声叫嚷,大家都听从工作人员按先后次序安排。这固然有赖于民政部门服务人员的努力和组织,更为重要的是人们都在怀念自己的祖先,心中充满孝思,脑海里酝酿着对先人在世时的回忆,所以大家总是安静地遵守秩序。
在迷蒙的烟香缭绕中,我感悟到“孝以事亲”和“百行孝为先”的优良民族传统在广州继续发扬。这亲情,从古以来,一直温暖着中华大地。
“清明”本来是古代24个节候之一。据《淮南子》云,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时候,寒风过去,清风徐来,又应准备农耕了。农谚云:“清明一到,农夫走跳。”又传说,在战国时代,晋国的世子重耳被政敌追杀,到了绵竹地区,无以为食,饥饿得很,正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刻,谁知道追随他的介子推,竟找到一块肉,煮给他疗饥。重耳吃饱了才知道,这块肉原来是介子推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来的。不久,重耳斗争获胜,成为晋文公。他想起介子推对他的忠心,就邀他出山当官。但介子推追随重耳,只是意气相投,政治理念相近,并非为了要谋取官职。因此,尽管晋文公多次催促,他就是不肯。晋文公急了,便命手下放火烧山,逼他出仕。可是,即使把山上的草木烧得精光,却始终不见介子推走出来。后来才发现,介子推把自己和老母亲绑在一株柳树上一起烧死了。
这一来,晋文公既伤心又懊恨。过了一段时间,那株被烧焦的柳树竟长出了新的枝叶,又复活了。晋文公感动得很,便下令在清明这一天,大家都要祭祀死去的亲人,而在清明的前三天不准生火,只能冷食,以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这三天称为“寒食节”。其实,古人从介子推身虽死去,刚强耿介的名声却被流传;从柳树虽被烧焦,后来又发新枝,感悟到世间事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哲理,这是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举动得以推行的根本原因。
正因如此, 汉唐以后,这风俗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唐代,“寒食节”确不举火煮食,但在亲友之间,却可以把火炬互相赠送,表示这是以“新火换旧火”的吉利时刻。皇帝甚至把火炬送给王侯大臣,作为隆重的赏赐。杜甫还写诗讽刺过这种行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宫中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趣的是,在唐代乃至宋明,寒食节成为娱乐的节日,人们可以斗鸡走马,花天酒地,到了清明节那一天,才上坟拜祭先人。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欢乐,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思,竟奇妙地连接在一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