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方死方生(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如果死者是已婚的女性,则写为显妣×(丈夫的姓)门×氏××之位。至于盛着死者遗体的棺木,实际上是死者头部对着墓碑,遗体则纵放在“椅面”三尺泥土之下。当祭祀者向着墓碑叩拜,恰好是隔着泥土,正对着死者头部以及整个遗体致祭。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岭南地区建坟的方式,是因地制宜的做法。因为岭南包括珠江三角洲,市区之外多是丘陵地带,而且风雨频繁,如果坟墓砌成馒头形一个个堆在一起,和高高低低的丘陵根本无法区别。更重要的是,雨水从丘陵上方流下,若暴雨倾盆冲向“半个馒头”,则水土容易流失,“馒头”便不复存在。至于把坆墓做成“公座椅”形,如果山上的积水往下方冲击,它便会通过半圆形的“椅”背顺势而下,坟茔本身的泥土不会受到过度的冲刷,这就不存在消失或者被改变形状的问题。岭南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性格,也体现在坟茔的建造中。
当我们走到祖先的坟边,正想摆开各种祭品,附近的几个村民便拿着锄头围拢过来。这类人,大家都称之为“山狗”。他们不由分说,挥起锄头,反复喊着“红山利是啰!喂,红山利是啰!”就不由分说,要为主人家的坟茔除草培土。这时候,我们的叔伯连忙把他们拦住,说好修理坟茔的要求以及费用。其间自然少不了讨价还价,彼此争论不休。等到达成口头协议,“山狗”们便开始挥锄劳动。说来有趣,近代广州的商业意识,也弥漫到荒坟野冢间。这买卖,我们每次在清明节上坟时都会遇见,红包也是要准备奉送的,它成了清明祭祖的惯例,也是附近农民趁在开耕之前,通过劳动取得的一笔额外收入。
坟茔和周边的野草被清理之后,“公座椅”也焕然一新。“山狗”们便锄出些半圆形的土块,置于坟头正中和“后土”、“山手”的上面。锄出的土块,形如仰碗,与复土构成一阴一阳的模样,便于祭祀者把它捧起,然后压着被称为“红钱山白”的陌钱。所谓“红钱山白”,乃是两张不同颜色的陌纸,一张红色,一张白色。白色自然与丧事有关,而红色则寓有吉祥的意味。这一白一红,哀与乐交集,方死方生,也曲折地反映岭南人在思亲的日子里对待生死的态度。
坟茔清理完毕,彼此满意。村民们收取了“红山利是”,说声“承惠”,叔伯们也说“唔该晒”!(粤语等于“谢谢了”)他们便转到别家的坟墓做生意去了。幼年时,我参加过多次“拜山”活动,但从未见过孝子贤孙和“山狗”们争吵打闹,即使做不成买卖,人们一哄而散,祭祀者则自己铲泥除草,不会在祖先坟前为了一点钱出丑弄乖。和气生财,这是岭南人扫墓的一条法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