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铁鹰:不可误读的《天启淮安府志》和《先府宾墓志铭》(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这种情况下吴承嘉、吴承恩姐弟都姓吴,又哪来的赘婿倒插门的事?吴承恩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姐吴承嘉长其约十岁,在这个家庭里,嫡出、庶出有很大差别吗,影响大到足以使吴承恩产生心结而不能写《西游记》吗?
不可误读,《淮安府志》是相互印证而非孤证

蔡铁鹰:不可误读的《天启淮安府志》和《先府宾墓志铭》


在各种质疑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条,是说《淮安府志》的著录是一条孤证。孤证不立,就是学理,无法抗拒,这似乎挺有说服力。
笔者尽管属于挺吴者,但也曾经认为天启《淮安府志》确有缺憾。但其实这是误读,或者说是思维上的错觉——也包括当时的笔者在内。
明明白白《淮安府志》的著录是相互印证的两条,为什么说是孤证?难道就因为它们两条出于同一本书?同一本书的两条著录不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吗!出现这种误读,其实是出于对地方志的修纂程序性和严肃性认识不够,因此产生出许多想当然。

蔡铁鹰:不可误读的《天启淮安府志》和《先府宾墓志铭》


《淮安文献丛刻》
为了说清楚,我们把话题拉开一点。明朝从立国起就比较重视地方志的修篡,并基本上形成了省府长官领衔主修,副职或当地学士名流主纂的格局,算得上是地方政府的一件政事。有句俗语叫“盛世修志”,讲的就是地方志修纂的传统与背景。
现在知道的明代《淮安府志》有四部,但其中成化《淮安府志》已亡佚,实存三部[11]:
正德《淮安府志》十六卷,知府魏县薛贇修,山阳教谕陈艮山纂;
万历《淮安府志》二十卷,知府沔阳陳文燭修,同知博县郭大綸纂;
天启《淮安府志》二十四卷,知府东平宋祖舜修,同知莆田方尚祖纂。
这三部《淮安府志》都是地方主官知府领衔,副官府同知等实际操作,典型的政府修志格局;当然还会有一个由地方耆宿士绅和府学生员组成的运作班子;还得请更大的官员作序题字。如天启《淮安府志》就请了知府的同乡、时任山东布政使高登龙作序,序中又说到有生员杨时藩、唐禶修、刘一炤等参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