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秘密后院:阴晴圆缺是肉眼所见,月一直都是圆满的(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传统于我更多是种生活美学,是种中国人的精神,技艺会老套甚至过时,但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不会过时。所以后院其实连所谓结合都没有刻意为之,活成什么样,呈现出的就什么样,比较如一吧。
澎湃新闻:在瑜音阁这样的传统空间里演出,乐队的编排、音响、各人的位置,和别的场馆会有什么不一样?
匡笑余:对,编排确实刻意了一回的,就因瑜音阁的戏台性质,定了“伶人往事”为主题。分了四个篇章:1. 伶人,演绎我们理解的伶人;2. 往事,关于音乐关于后院的往事;3. 海上,即是上海,因为我的长兄九十年代初就定居上海,所以还是蛮有渊源;4. 月明,给大家唱那些关于月亮的歌,中秋刚过嘛。
音响设备也确实有补充增加,因为戏曲音响和乐队现场的需求还是不同的。各人位置倒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演出时的心境肯定不一样,不同的空间人的思想落点也是不同的,比如瑜音阁,起码就会更符合后院音乐的想象一些。Live house更有烟火气,瑜音阁会更像伶人。

专访|秘密后院:阴晴圆缺是肉眼所见,月一直都是圆满的


秘密后院上海专场海报澎湃新闻:上海专场会唱《上海滩》《上海公园》《上海之夜》,歌都是非上海人创作及演唱的,都是回望。为什么选的是它们?上海这座城市,明明那么滚滚红尘,却总是被当作旧日符号……
匡笑余:对于我这样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关于上海的歌多半就是《上海滩》,电影则是《霓虹灯下的哨兵》。偶尔适时地回望一下,是给自己的那点温暖;而展望,是不适合做表演的。因为不同的目的涉足上海,就会对这个城市有不一样的理解。于我而言,这就是个发生过很多故事的地方。而这些故事,只在上海有过。
澎湃新闻:我也喜欢粤语老歌,好奇这次你会怎么选歌,怎么编,怎么唱。
匡笑余: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真正影响过我的音乐就是两种,一种是小时候的革命歌曲,比如《绣红旗》《映山红》;一种就是粤语老歌了。我在《北京晚报》写过一个专栏《闻歌始觉有人来》,里面有我对粤语老歌的爱和理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