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见报仇身不死:唐代的“复仇者联盟”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编者按】人们对“大唐盛世”的兴趣由来已久,对唐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好奇。如何解决官员腐败,如何处理私自复仇,如何评价动物保护,如何面对性别差异……唐人虽与我们相隔千年,但他们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已经进行过细致的思考和探讨。对当代人来说,唐代人的生活与其说是一出奇象迭出的戏剧,不如说是一面洞彻三世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的面貌。本文节选自三联书店2019年8月出版的新书《像唐人一样生活》,作者徐俪成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几见报仇身不死:唐代的“复仇者联盟”


《像唐人一样生活》,徐俪成著,三联书店,2019年8月儒家复仇观与汉代的复仇者
在武侠、玄幻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段落: 主角自幼父母双亡,机缘巧合之下得知自己杀父仇人的消息,于是卧薪尝胆,埋头苦练,学会一身本领,全力投入到报仇事业之中,故事也由此得以推展。我们还会发现,无论小说的背景在什么朝代,故事中很少会有人劝解复仇者:“父亲被杀,首先应该报告官府,让仇人受到法律的惩罚,私自报仇是不对的。”书中人物为亲人报仇的动机,以及杀死仇人的目标,在道义上获得了认可,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在一颗充斥着复仇意愿的头脑中,很少有思考法律的空间。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法制意识,而是因为血亲复仇的观念,早已浸润在古代儒家思想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各有不同,但是不论哪个朝代的人,不管他是否了解本朝法律,都会承认血亲复仇的伦理。我们在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一句话是“父仇不共戴天”,这并不是一句普通的俗语,而是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中有:“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这段话是说,如果父亲被人杀死,那么和仇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是耻辱的;如果兄弟被人杀死,在街上遇到仇人时,连回家拿兵器都是可耻的,必须直接挺身而上与之搏斗;如果朋友被人杀死,就不能与仇人生活在一个国家。《礼记·檀弓》中记载,子夏询问孔子如何对待父母之仇,孔子回答说,如果父母被人杀害,那么子女应该“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即在完成报仇之前,每天都要睡在茅草之上,将兵器枕在头下,随时提醒自己完成复仇大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