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未完成的身份建构(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她指出,1990年代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包括土地改革、集体农场的解体和私营农业公司的出现,以及随之伴随而来的失业率上升和社会不安全,被当地人归咎于新独立的乌克兰政府的失职。在后苏联时代,东部边境地区的乌克兰人,仍然会调动他们的苏联记忆,把苏联当成想象中的家园,这种怀旧情绪在亲俄者的抗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顿巴斯的矿工定居点和工业城镇,这种心理机制会更加强烈。
以第聂伯河为中心的东西部分界线,在几百年后从一个地理概念变成了文化符号。当1991年乌克兰独立时,新的国家边界线在哈尔科夫与顿巴斯以东。对于这条新的实体意义上的国家边界线,刚开始品尝自由气息的乌克兰人还很模糊。这也意味着,此后三十年间,乌克兰人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再次在东方和西方之间作出选择;第二,不要在国家的边界和东西部地区的分界线之间左右摇摆。
语言与身份构建
“舍普琴科与克莱明用乌克兰语写作,阿赫玛托娃用俄语,策兰用德语,卡明斯基用英语。由此可见乌克兰民族文化的复杂性。”国内一位东欧文学的研究者这样写道。
乌克兰人在对“自我”身份的构建,时常混乱和模糊。浦洛基就指出,乌克兰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却又因过去的文化、政治边界所造成的诸多地区分界线,而陷入分裂。这些地区上的各种边界,又共同构成日常生活中更喜欢说乌克兰语和更喜欢说俄语的人群之间的分界线。
乌克兰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Golovko Volodymyr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你去和一个乌克兰人交流,不特意强调你要说哪种语言。无论你说乌克兰语还是俄语,对方都能自然地“接住”,但如果你特意去问一个乌克兰人,哪一种语言更“好”,“那么,你就要做好进行一场长长的辩论的准备了。”他说。

乌克兰:未完成的身份建构


2022年1月22日,乌克兰民众在基辅庆祝乌克兰国家团结日。图/人民视觉
1847年,基辅大学教师塔拉斯·舍甫琴科怀着忧伤写下:“他们将果戈理作为我们的典范。这个人根本不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却用俄语。”在乌克兰之外,少有人知道的是,好几位俄国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作家并不是俄罗斯人,而是乌克兰人,比如,果戈里、涅克拉索夫和伊利亚·爱伦堡,以及被称为“俄罗斯良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他其实也是半个乌克兰人,操着带有乌克兰口音的俄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