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评《樱与兽》︱从大象到熊猫:现代化转型背景下的动物与动物园(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继伦敦动物园后,美国在1859年成立了费城动物学会并于1874年开放了费城动物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动物园。进入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动物的必要性。比如后来成为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园长的威廉·坦普尔·霍纳迪(William Temple Hornaday),早年间他为了吸引公众关注哺乳动物灭绝的危机,收集了美国最后二十余头野牛的标本并公开进行展览。随着越来越多的动物园在世界各地建立,动物的繁育、展览和动物园的现代化转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物不再被关进铁笼子,而是生活在园方竭力打造的类自然环境中。
有趣的是,很多现代动物园的建立和大象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没有大象,动物园就不是动物园(Margo DeMello, Animals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21,p.103)。1930年,日本动物学家小泉丹前往欧洲考察,他认为:“要想被认可为二流以上动物园,必须拥有象、河马、狮子、虎、熊、白熊、骆驼、鸵鸟、长颈鹿、鳄鱼、海豹等,此外还至少要有一种类人猿。”大象身躯庞大、性情温和且富有智慧,象房的建造和大象的展览格外考验现代动物园的整体水准。以中国为例,北京动物园和上海动物园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改建都和大象有关。1953年尼赫鲁赠送了一头大象,但是由于中国当时缺乏建造“象房”的技术,只得向苏联求助。1954年6月,北京市园林处举办动物管理人员训练班,聘请苏联莫斯科动物园主任萨斯诺夫斯基和兽医奥列安德诺娃来华在西郊公园讲学。
他们来到中国的另一项任务是帮助中国规划设计新型动物园。萨斯诺夫斯基和兽医奥列安德诺娃两人先后前往北京和上海指导动物园的建造和设计工作,特别是“象房”的规划设计。与北京市动物园相似,上海动物园开始动工建设的缘由是为了安置云南赠送给毛主席的大象“南娇”。
对上野动物园而言,最有名的大象是“花子”。1943年日本秘密对上野动物园的动物进行了系统性的屠杀,上野动物园的三只大象花子、Tonki、John拒绝食用下毒的土豆,最终都被活活饿死。而它们因为擅长拟人化的表情一直是上野动物园的大明星。1949年泰国重新赠送了一只大象给上野动物园,这只可爱的小象被取名“花子”,一直活到2016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