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犯罪电影的四条求生之路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文娱Talk,作者 | 萧萧
今年,犯罪片超乎寻常地多。
不光多,还能细分出不少类别。要商业回报,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坚如磐石》;要文艺,有《鹦鹉杀》《第八个嫌疑人》《河边的错误》;要女性悬疑,有《回廊亭》《拯救嫌疑人》《瞒天过海》;要文化多样性,有藏族导演久美成列的《一个和四个》;沉寂多年的忻钰坤掏出了自己第三部院线片《热搜》;曹保平《涉过愤怒的海》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香港导演们的各种行活:《扫毒3》《绝地追击》《莫斯科行动》《困兽》《金手指》《潜行》《爆裂点》……
粗略一算,竟有20部以上之多,单论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从好的方面看待,说明有关部门渐渐有了平常心,放松了监管红线;不过质量上,绝大多数都能没达到预期,和欧美同行相比还差了不少距离。
犯罪片之所以倍受业内青睐,首先还是因为划算:既掌握了“性和暴力”的流量密码,拍摄成本相对科幻片、战争片等大制作又更为可控。就连初出茅庐的文艺片导演也爱拿犯罪片练手,毕竟血腥极端的场面既给探讨人性留足了空间,也能给票房稍作一些保障。
可尽管有着诸多先天优势,倘若数量太多,质量把控不严,观众依旧会审美疲劳。如今想确保商业成功,单凭浮于表面的“性和暴力”已远远不够,还必须添加一些其他元素才行。
可是,加点什么好呢?
本文归纳了2023年中国犯罪片导演们为了脱颖而出作出的4种努力。你会发现,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完全在炒冷饭,失败得顺理成章。而成功者的经验又有些反直觉:很少源自主创的个人天才,而是在尊重现实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微创新。而理解了这些“微创新”的内在逻辑,也就大概能摸到中国类型片发展的一条隐形脉络之所在。
陈思诚及其模仿者们
“电影”概念发源于美国,许多国内导演在学习技法的同时,无形中也将内含的文化理念学了去。然而中美毕竟存在巨大不同,创作时倘若不加留意,极易出现形式与内容的错位,令观众费解。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