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锋读《娇惯的心灵》:偏执易感的心智与误入歧途的大学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美]格雷格·卢金诺夫、[美]乔纳森·海特著,田雷、苏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527页,69.00元《娇惯的心灵》之所以值得一读,不仅在于两位作者简洁明快的文风、聚焦主题启人思考的谋篇布局,更在于作者对时代议题的精准把握,同时有针对性地整合并吸收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可以说,两位作者能够准确把握公共写作的基本要义,并将其发挥至淋漓尽致的地步。加上两位译者田雷、苏心精妙传神的中译文,更是锦上添花,中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涵的基础上,与中文的表达意蕴有效衔接,彼此呼应,时刻提点中文读者的历史现场感和跨语境的代入感。事实上,《娇惯的心灵》中所揭示的诸多问题,并非美国所独有,而是以另一种样态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蔓延滋长,这应该是业已在中文书界独树一帜且别具一格的“雅理译丛”引介此书的用心所在。
打眼一看,主标题“娇惯的心灵”,加上副标题“‘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的烘托,读者的第一反应会误以为两位作者意在撰写一部“育儿宝典”。实际上,遍览全书,细心的读者即会发现,两位作者的主旨立意,首先在于审视新世纪美国大学所面临的诸多迫在眉睫的危机,分析危机背后的诸多错误观念,进而追溯并揭示孕育这些错误观念的社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救危机的可能途径。
可以说,《娇惯的心灵》是一部解剖当代(美国)大学的灵魂之书。偏执易感、见火就着、动辄得咎的脆弱人设,个人感觉至上、情绪推理、不惜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他人的扭曲心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部落主义、排他性的共敌式身份政治等等。本来,作为自由开放的思想园地,如今的大学校园却弥漫着一种“防御性的自我审查文化”,从教授到青年学生,人人噤若寒蝉、明哲保身,大学俨然沦为私相授受、自求多福的苟且之地;本来,作为多元包容、平等讨论、探求真理的学术殿堂,如今却沦为拉山头、闹派性、彼此敌视、相互举报的角斗之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