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驭传,以传驭说:略论《汉书·五行志》的编纂意图与策略(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此后,对西汉天人学架构做出重要调整的是刘歆,他在《三统历谱》中提出《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通过“天时”和“历数”,刘歆不仅将《周易》和《春秋》两部经典加以整合,而且将其上升至“天人之道”的高度。
由此,在战国《易》学以卦象知天、董仲舒以阴阳知天、司马迁以天数知天的路径之外,刘歆又建立起以历数知天的认知路径。不过,与董、马相比,刘歆天人学的最大特色在于他极其强调历数学与经学之间的同构关系,其历算的每个参数、步骤都援引《周易》《春秋》为据,由此将儒家经典纳入究知“天人之道”的知识体系之中。
可见随着目录学的发展,学者对知识的系统性、合理性问题更为自觉;而随着儒学的官学化,天人之学也难以再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知识而独立存在,儒家经典势必要成为天人学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依经立传:《洪范五行传》的文本重构


作为《汉书·五行志》的基本框架,《洪范五行传》的文本形态是我们理解《五行志》编纂体例的基础。从存世佚文来看,《五行传》至少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是开篇,自“维王后元祀”至“建用王极”,叙述“帝令大禹步于上帝”之事,是全篇的背景,在王应麟《玉海》、金履祥《通鉴前编》、黄榦《仪礼经传通解续编》中存有佚文及郑玄注。
第二是“六沴”部分,从“长事一曰貌”至“星辰逆行”,描述“六沴作见”之灾变及六罚、六极,见于《汉书·五行志》《续汉书·五行志》。
第三是“共御”之术,从“维五位复建”至“上下王祀”,论“六事”分司十二月、“三朝说”及“共御”“洪祀”之术,见于《玉海》和《仪礼经传通解续编》,后者存有郑玄注。
第四是五行失性,从“田猎不宿”至“则水不润下”,论五行失性咎由及其灾变,见于《汉书·五行志》《续汉书·五行志》《洪范政鉴》,《续汉志》刘昭注及《洪范政鉴》存有郑玄注。此外,《文选》李善注、《太平御览》等对《传》文及郑玄注亦有征引。

三、援经解传:“说曰”的阐释风格


关于《汉书·五行志》“说曰”部分的归属问题,学界有博士说、夏侯始昌至刘向说、刘向说、刘歆说等不同意见,其中博士说因忽略《洪范五行传》作为“别传”的性质而致误,已为学界摒弃。

以经驭传,以传驭说:略论《汉书·五行志》的编纂意图与策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